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疫情之下,连锁旅店照样一门好生意吗?
从世纪之初到2010年,是经济型旅店生长的黄金十年。这背后有时代盈利、人口盈利所带来的时机。
前段时间聊的时刻,我提到过何伯权厥后做风投,「七天」连锁旅店就是他早期作品之一。
对于这家旅店,我想人人应该都不生疏,哪怕你没有住过,也可能在路上看到过它的招牌或听过一些相关的新闻。和它同类型的,另有如家、汉庭、锦江之星等连锁旅店。
在海内,这些旅店通常被以为是「经济型旅店」的代表,*的卖点就是性价比。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在看来它们险些成了一座都会的标配,但实在,其生长历史不外二十多年。当下,又由于疫情的不中止影响,这些旅店面临着更大的生计挑战。
这一期,我想和人人来聊一聊经济型连锁旅店这学生意。
01
「经济型连锁旅店」这个看法起源于美国,以价钱低廉的「汽车旅馆」为代表,从上世纪二三十年月最先萌芽,五六十年月进入高速生长期。
看过影戏《绿皮书》的同砚或许另有印象,在美国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的60年月,黑人钢琴家去南部巡演的一起上都只能住相对破旧的汽车旅馆。
但到了八九十年月,美国的经济型连锁旅店产业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有了细分市场,哪怕是汽车旅馆也不再只是有价钱低廉的那种,有些还提供比肩星级旅店的服务。
而海内最早的经济型连锁旅店——锦江之星,其确立的模版正是来自于美国的汽车旅馆。
这就要提到其首创人,徐祖荣。旅店治理身世的他,结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上海的锦江饭馆事情。1994年,锦江饭馆在旧金山开了一家分店,徐祖荣担任总司理。正是这段外洋事情的履历,让他接触到了「汽车旅馆」。
徐祖荣
1996年回国之后,徐祖荣就想着一定要把这种对于海内而言尚是新鲜看法的旅店生长起来。
在那阶段,海内的旅店市场基本出现两级分化状态,要么是专为外宾服务的高等旅店,要么是几十一晚就能住的招待所、小旅馆,廉价是廉价,条件也是真差。
这也和海内的旅游业生长历史有关。由于政策影响,海内的旅游市场最早主要集中在涉外交流和商务出行两方面,为了知足这些职员的需求,国家兴建了一些对标国际的星级旅店。
好比广州的东方宾馆,就是最早的五星级旅店之一。1980年,为了给外宾提供更厚实的娱乐流动,东方宾馆还开设了「音乐茶座」,更是无形中促成了海内盛行音乐的降生。
到了九十年月之后,随着人们生涯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进一步生长,有更多的人有条件出去旅游了,而一样平常性的公务出差也更频仍,怎样配套的旅店设施还跟不上。
徐祖荣正是看中了这个市场缺口。就这样,在他的建媾和主导下,拥有国资靠山的*家锦江之星在1997年2月正式开门营业,初期订价158元一晚,主打的就是经济实惠、利便快捷。
不外,囿于国有资源的郑重性,锦江之星早先的扩张速率并不算快,到1998年底也只有五家分店,1999年才最先走出去,在苏州开设门店。
02
真正把「经济型连锁旅店」这个看法带火的是如家。
若是说,徐祖荣谋划锦江之星照样在体制内试探,亦步亦趋地学习外洋,那么,到了如家确立,则是用互联网方式刷新旅店行业的最先,而这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固然,这一切也是基于锦江之星的履历基础。正如如家首创人季琦所言,他是站在锦江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去做的如家。
季琦
作为著名的「携程四君子」之一,季琦正是在携程事情时发现了不少网友的留言,不是在那叹息星级旅店太贵,就是埋怨有些通俗的旅店太火了预定不上。
具有厚实创业履历的季琦预判到这背后将是一块伟大的市场,于是他和携程其他的三个合资人一商讨,就决议把旅店这块营业做起来。
以是一最先,如家走的是「轻资产、重品牌」的生长模式,也就是跟挂靠在携程的一些三星级以下宾馆睁开互助,以挂牌的方式谈了20多家店。
但这些旅店虽然挂着如家的牌,但很难做到统一的设施水平和服务尺度,盈利也不如预期,如家的*步算是失败了。
季琦琢磨着这样下去不行啊,必须得转换思绪,既然挂牌加盟这条路暂且走不通,那就先做直营店。
为了快速打入市场,他接纳了最直接有用的方式,深入虎穴,窥探敌情。
2001年,他险些睡遍了上海以及周边都会所有的锦江之星等差不多档次的旅店,而且带了相机,偷偷把这些旅店房间的陈设拍下来,还带了尺子和本子,把所有的门窗尺寸逐一丈量好、纪录下来。
也许摸透了底之后,季琦又去挨个找投资。几经碰钉子,最终首旅团体准许了互助,将旗下的四家开国客栈改建成了如家旅店,并在2002年开张。
比起大多数三星旅店,如家的平均房价要低10%-15%,但基本的旅店服务都有保障,再加上有携程重大的订房网络支持,如家在北京市场大受迎接。
不仅云云,重新出发的如家除了首旅和携程两大股东之外,还引入了IDG等三家风投契构,而且在初期就搭建了境外上市投资架构。目的再显著不外,携程之后,他们还想带着如家上市。
从2002年*家店,到2004年跨越50家规模,如家用了两年,而先进锦江之星用了五年。2006年,如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旅店,更是让外界看到了「经济型连锁旅店」的潜力。
03
市场蜂拥而起,在如家之后,泛起了大批同类型旅店。在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汉庭和七天。
先来看七天。在我看来,「如家」的快速崛起无疑说明晰连锁旅店乐成必备的两大武器,一是足够丰盛的资源,二是互联网运作。
「七天」的泛起,则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
其首创人郑南雁在开办七天之前,也是在携程事情。提及来,郑南雁加入携程,照样由于季琦的盛意约请。
郑南雁
他原本是在广东省经贸委盘算中央事情,干了两年之后,不甘于就此一碗饭吃到底,告退下海,开办了一个电脑软件公司,主要认真旅店治理软件的开发。
其中一套名为千里马的旅店治理系统厥后成了华南*。
也正因此,季琦昔时在为携程开拓华南市场寻找合适人选之时,郑南雁成了谁人被推荐的人。加入携程之后,他一起从华南区总司理做到了认真市场销售的副总裁。
2004年,原本郑南雁面临着新一轮的升职,但那时,他已经动了自主门户之心。尤其是依托携程平台,他看到了经济旅店这一新兴市场,对此颇有兴趣。
也是在那一年,他和何伯权相识。彼时败走乐百氏,从美国游历回来的何伯权已经确立了今日投资,正在寻猎着合适的目的。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基本杀青了确立经济旅店的共识。但正式互助照样在双方碰头的两个月之后。
何伯权准许出资6000万元,拿到了投资的郑南雁就此从携程去职,准备大干一场。
有锦江、如家等珠玉在前,确立新品牌,利益是可以直接借鉴、甚至照搬他们的谋划理念,事实没有太高的壁垒,但要想成为*,只做一个模拟者和追随者一定远远不够。
郑南雁深谙此理。因此,从2005年*家「七天」连锁旅店开业起,他就最先执行一套以「快」为焦点的打法。事实上,那时的七天确实也是以黑马之势杀入了整个旅店市场。
首先,在生长模式上,七天接纳的是「多区域焦点都会*」的打法 。差异于其他的品牌连锁旅店,七天的大本营是在广州,因而其以广州、深圳为本,在其他旅店还未大规模扩张至岭南一带时,争先一步占领市场,再逐渐将地皮扩展至西南部、中部区域,最后北上。
而在每一个都会,七天往往一开就是十家店起步,以高麋集度打响名号。
其次,在销售模式上,七天主打会员直销。听说一直以品牌影响力为尊的何伯权还曾建议郑南雁前期要给七天鼎力做广告推广,但郑南雁坚持先实打实地占领市场,而且牢牢掌握住会员这个流量入口。
为此,在2006年底,为了脱节对中介渠道的依赖,七天曾一度与携程划清界线。事实证实,这一步走得很对,渠道对旅店的掣肘在往后几年愈演愈烈。
而七天确立起了一套电子商务系统支持的会员制,深入生长会员系统,培育会员的消费习惯,以至到2008年左右,其84%的收入都来自老会员。
不外,最奏效的打开市场的方式,照样价钱战。早期七天推出了会员首住77元 、经济房137元、大床房157元、双床房177元这样的价钱系统。
经济旅店平均200左右的订价原本就不算高,但七天还能往下再抠出几十块的价钱差,要害就在于其成本更低。彼时七天每个房间成本为5.2万元 ,而业内平均价是6.25万元。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其毛利在初创的两三年里到达了85%左右。
不得不说郑南雁是真会抠。
或许人人也有一个也许的认知,比起其他经济旅店,七天的房间面积更小,窗户也更小,房内设施更简朴,人人图的就是能睡个觉。这一套在那时确实好使,事着实零几年的时刻,大部门消费者对价钱照样敏感的。
平心而论,许多旅店的运营理念,像会员模式之类的,七天都不是首创,但它却是*行使互联网去举行完善包装的,从而实现了厥后者居上。
一方面,郑南雁自己就做过旅店系统,多年的从业履历,更让他明了旅店自有系统的主要性,因而七天在确立之初,就是系统先行。而像其他的连锁品牌,好比如家,是在2005年才确立起中央客源系统。
这点,应该许多人也深有体会。早期订房,我们不是得直接去前台碰运气,就是靠打电话预订,而各店的天下客房资源也无法统一,以至于光订个房就稀奇穷苦。
另一方面,郑南雁还找来了许多IT能手跨界运营旅店,这点和其他旅店也大有差异。好比其师弟林粤舟,主管IT系统的开发,而这为七天厥后规模化的扩张奠基了基础。
总而言之,七天的种种打法激活了整个行业,出于生计压力,其他品牌也不得不最先内卷。
事实上,从2006年如家上市之后,经济型连锁旅店这一市场就进入了群雄逐鹿的阶段。从原先大巨细小加起来只有20来家品牌,到迅速扩张到100家,再到近千家,不外是两三年的时间。
04
和「七天」统一年降生的「汉庭」,实在是季琦出走如家之后开办的。关于这段「恩怨情仇」的过往,坊间也是众说纷纭。
简而言之,2004年,季琦在完成了0到1的积累之后,董事会为了如家更好的生长,约请有着零售企业连锁谋划履历的职业司理人孙坚加入团队。
新人空降,旧人季琦只能带着两年的竞业协议退位。
固然,季琦也不是食斋的。2005年,他就带着汉庭杀回了市场。
但鉴于竞业协议,汉庭一最先走的是中档旅店蹊径,订价在300元以上,主打商务而非经济。但这个价钱对于那时市场而言,还不具备太强的竞争力。
2007年,季琦重回经济旅店领域,此前主打中档旅店的汉庭也周全转向经济型旅店,与如家、七天以及一直稳步前进的暮年迈锦江之星配合分食市场。
总而言之,那几年是各大经济型连锁旅店战况最猛烈的时刻。抢地皮 、抢市场、甚至抢人才,各方拼的是资源,拼的是谁能占*机,谁能有最全的系统保障以提供更具品质的统一性服务。
在这其中,我以为资源是具有决议性作用的。事实连锁旅店的种种运营、治理履历,人人可以相互偷师,哪怕是某家引以为傲的IT系统,人人也可以学着去开发,区别只在于时间先后。
但要想在一个尚是蓝海的市场里,快速提高占有率,必须得扩大规模,而且越大越好。这点,从这几大品牌后期疯狂赛马圈地,从只做直营到主推加盟也可以看到。
好比七天,由于首创之初的迅猛打法,以延续三年300%的速率增进,成为资源市场的香饽饽,尔后获得了9500万美元的破纪录投资金额,在2007年最先走加盟模式,其开店规模在此之后更是突飞猛进。
而如家,由于最早上市,本就拥有雄厚资源做后援,除了走加盟模式之外,其还先后收购了北斗星、莫泰等旅店。相对而言,汉庭虽然扩张势头没有同期的七天这么猛,但有季琦坐镇,实力也不能小觑。
回过头来看,从世纪之初到2010年,确实是经济型旅店生长的黄金十年,不外这背后不得不认可有时代盈利、人口盈利所带来的时机。
从1999年*个国庆黄金周最先,海内的旅游市场就进入快速生长阶段,伟大的市场需求,倒逼着旅店行业的生长。
换句话说,若是不是今天的这些品牌,在谁人年月也会有其他的品牌闯出一片天。但有一点可以一定,能够夺得先声的一定是对整个行业带有一定创新性和损坏性的。
就像季琦和郑南雁这两位在这一领域里具有举足轻重职位的人,某种水平上就是以「推翻者」的形象泛起的。
两位都不是旅店治理专业身世,但所学都和盘算机这一大类有关,在携程之前,也都有过国企的事情履历,不知道是不是某种命定的巧合。
05
既然是时代盈利庇佑,总有已往的时刻。而这其着实旅店生长的绚烂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连锁旅店这学生意是带有特殊性的,它依托于房产。人人都知道,已往这十几二十年来,房价的涨势堪比火箭,这无疑影响到了旅店行业。
旅店的*成本之一,就是租赁成本。一个数据对比,2002年,如门第纪公园店开张的时刻,日租还只有0.7元/平方米,但到了2005年,汉庭要开新店的时刻,上海的日租普遍涨到了1.5元/平方米,2006年则涨到了2元/平方米。
这照样在整个旅店产业刚刚发作的前期,更别提在这之后。
另一边,从2010年最先,海内逐步进入了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时代。一句话,人人口袋里有钱了。
原先选择去经济型旅店,可能只是为了有个看上去还可以的睡觉的地方就行,不会想着要求其他附加的服务,但现在,就会想要更大的房间,更恬静的床品,更周全的设施。
再加上经济型旅店的种种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人们对此的好感度也在不停下降。
这些旅店要想生计,一定要随着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往上走,走品牌升级之路。
在此之下,有先见之明的汉庭优势得以展现。事实季琦早在2005年就看准了中档旅店市场的潜力,只不外彼时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
到了2010年,全季*家店在杭州开业时,则代表着其再一次将生长重点放在了中高等旅店。2012年,汉庭团体正式升级为华住团体,成为行业中*个团体化运作的企业,旗下包罗了汉庭、全季等细分品牌。
同样的,七天在2012年中概股私有化浪潮中选择退市,成为旅店私有化的*家。
2013年,郑南雁、何伯权团结凯雷投资、红杉资源等配合确立了全新的铂涛团体,七天成为旗下全资子品牌。同期,铂涛还推出了丽枫旅店、喆·啡旅店等中档旅店品牌。
如家则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中档旅店品牌「和颐」,若是人人另有印象的话,可能会记得昔时的北京和颐事宜。
之后还陆续推出了「如家精选」,「如家商旅」等品牌以作细分市场。
这里说一下,从多品牌战略的角度来说,这种取名方式实在是一个异常错误的选择。由于如家「快捷」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再拿如家作为名字,很难让人遐想到中高端旅店,消费者也很难分清精选、商旅间的区别。
打败资源的是更壮大的资源。
此前的锦江之星,似乎在其他各品牌风风火火争抢之时隐身,但作为先入局者,锦江一直都在低调生长,到现在,当浪潮褪去之后,其所具备的先发优势就更凸显了。
一方面,锦江有部门是自有的物业,而早期入局者往往也能拿到极低的租金,哪怕是到期之后也有更强的议价权,另一方面,国有资源兜底,为锦江的生长提供了保障,也成了*的武器。
2015年,锦江股份则收购了七天连锁旅店母公司铂涛团体81%的股权,去年,其又收购了铂涛剩余股份,七天包罗铂涛旗下的其他旅店品牌都成了锦江系。
另一边,在中高端市场并没有生长得很顺遂的如家,则被其老股东首旅收归门下。
*坚挺的就是早早团体化运作的华住。
实在连锁旅店二十多年的生长,是一个异常典型的随着经济增进的生长脉络。已往人人出行少,偶然住住宾馆也无不能。而连锁旅店经济旅店带来的,是在较低价钱的同时,还只管尺度化的房型和服务。
旅游、出差住旅店,*的需求是什么?首先是平安,其次是房间清洁整齐,有热水沐浴,再次是服务到位。总而言之,省心。
相反,房间的面积并没有那么主要,这也是为什么昔时7天缩小面积也能乐成的缘故原由,横竖就是暂时落脚的地方。包罗厥后的连锁中高端旅店,像全季,房间实在也不大的缘故原由。
连锁旅店相比单体旅店*的优势就在这。好比就我小我私人来说,曾被网上种种民宿漂亮的照片所吸引,在被坑了几回后,坚决只选择连锁旅店,至少能保证最最基本的住宿体验。
事实上,疫情虽然对旅店业袭击很大,但连锁旅店的抗风险能力显著更好。
以连锁率来看,海内旅店的连锁率还只有35%,与外洋普遍跨越60%的连锁率相比另有很大差距。以品牌占有率来看,经济型连锁旅店中,最高的是汉庭,但也只有5.81%,其次是如家。
在更广漠的三四线都会,经济型旅店的连锁生意仍大有可为。
一个直观的例子,去年排名第六的旅店团体,是尚美生涯团体,旗下拥有旅店3979家,其就是主做三四线都会的经济型连锁旅店。
而像锦江、华住这些行业龙头者自然也不会放过这块市场,某种水平上,团体化的生长代表的也正是多条腿走路的战略。
那里有消费的需求,那里就会降生市场。
或许在这些市场里,还能降生连锁旅店里的新物种也说不定。
参考资料:
《2022中国旅店团体及品牌生长讲述》,中国饭馆协会
《2022年,加盟品牌连锁旅店照样好生意吗?》,闻旅
《旅店团体的退市之谜,以及它们的新征途》,空间秘探
《七天连锁旅店我缔造》, 郑南雁
《七天连锁旅店,靠的是什么》,江美亮
《从不竞争》,林军
《未尽之美:华住十五年》,戚德志
上一篇:健身生意,纷歧样的赢者通吃
下一篇:天下工厂潮玩总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