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Aesop伊索年销36亿元,但母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

继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全球主要美妆团体悉数交出2022年答卷后,昨天(3月14日)Aesop伊索、Avon雅芳母公司,巴西美妆巨头Natura&Co团体也公布了2022年度财报及第四序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2财年Natura&Co团体的净收入为363.5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475亿),同比下滑9.5%;毛利润为232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303亿),同比下滑11.0%;归属于控股股东的净亏损28.6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37亿),同比大幅度下滑372.9%。

其中,2022财年第四序度Natura&Co的净收入为103.9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36亿),同比下滑10.8%;毛利润为66.27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87亿),同比下滑11.6%;归属于控股股东的净亏损为8.9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2亿),同比大幅度下滑228.0%。

图片截自Natura&Co财报

Natura &Co团体首席执行官Fabio Barbosa示意:“2022年伊始,我们就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宏观环境中航行,随着乌克兰战争的加剧,以及疫情事后消费者行为发生转变后,一些营业部门的显示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这种挑战。”

四大营业,仅伊索取得增进

Natura&Co的主要营业分为Natura&Co拉丁美洲营业(注:包罗Avon雅芳、Aesop伊索、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在拉丁美洲的营业)、Avon International雅芳国际营业、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营业和Aesop伊索营业。

据Natura&Co公布的财报显示,旗下四大营业中仅有Aesop伊索取得增进 ,净收入为27.19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36亿),同比增进4.6%;2022财年第四序度的净收入为8.8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2亿),同比下滑2.1%。

Natura&Co在财报中指出,第四序度中Aesop伊索在所有区域的净收入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进。其中,Aesop伊索的零售和批发营业增进不错,这反映了疫情影响逐渐削弱后线下消费的苏醒。同时,Aesop伊索也乐成进入中国市场,显示异常强劲,超出了预期。

Natura&Co Latam、Avon International雅芳国际营业和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营业均有差异水平的下滑。

图片截自Natura&Co财报

Natura&Co拉丁美洲营业2022财年净收入为220.27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288亿),同比下滑1.7%;2022财年第四序度的净收入为59.43亿雷亚尔(约合人民78亿),同比下滑3.2%。

其中,Natura品牌第四序度在拉丁美洲的净收入增进3.1% 。Natura&Co在财报中指出,这一增进主要是由于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净收入的加速增进。

Avon雅芳品牌第四序度在拉丁美洲的净收入下滑11.2%。其中,时尚和家居品类下降10%,美容品类稳固增进12%。对此,Natura&Co在财报中示意,这相符团体的优化计谋。

Avon International 雅芳国际营业在2022财年的净收入为71.96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94亿),同比下降22.9%;2022财年第四序度的净收入为20.63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27亿),同比下降23.8%。

Natura&Co在财报中示意,雅芳国际营业第四序度净收入下滑,受到了一次性供应链问题及俄乌战争的影响。但品牌将通货膨胀和外汇的压力转嫁到产物价钱上,这有利于生产力和事情效率的提高以及分销渠道的改善。

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在2022财年的净收入为44.07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59亿),同比下滑24.3%;2022财年第四序度的净收入为15.04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20亿),同比下滑20.6%。Natura&Co在财报中强调,只管整体下滑,然则第四序度在焦点营业即分销渠道(包罗商铺、电子商务和特许谋划)的综合销售上比第三季度有所改善,已基本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Fabio Barbosa也在财报中示意:“在2022年我们看到了品牌的生长潜力,尤其是巴西市场以及伊索Aesop品牌。我们还看到雅芳Avon拉丁美洲营业的生长势头,这增强了我们对美容一体化潜力的信心。”

控制资金成本,举行团体重组

近年来,Natura&Co受困于全球局限疫情影响和多品牌并进的困局,业绩萎靡。为提振业绩,2022年中期,Natura&Co宣布重组,设计过渡到更简朴的控股公司结构,以增强各个营业部门和品牌的问责制。此举由去年接任首席执行官的Fabio Barbosa一手谋划。

Fabio Barbosa在财报中对此称:“在艰难的环境下,Natura &Co团体于2022年年中决议重新评估本团体的增进模式,以进入新的稳固周期。为此举行了重大转变,例如加倍注重盈利能力和现金转换(响应调整激励措施),修订了成本结构和控股公司的作用,同时对Natura &Co团体全球足迹举行了重大修订,以使Natura &Co重新实现增进。”

财报指出团体重组取得了优越的希望:为精简公司结构而设立的过渡委员会事情已基本完成;为了降低控股公司的运营成本,同时赋予每个品牌更多的自主权和对效果的责任感,团体正在实行有用措施。

Natura&Co正在加速整合雅芳和Natura&Co Latam在拉丁美洲的营业,控制资金成本,加速团体延续的数字化战略,以便在该区域充实享受合并带来的利益。此前《FBeauty未来迹》在对Avon雅芳中国大陆市场总司理唐悦萍举行专访的时刻,她也提到:“数字化运营是赋能门店赢得销售的要害。”

Natura&Co现在也正在研究Aesop伊索的潜在替换品,以应对某些市场延续不确定的宏观环境;在雅芳国际,继续优化其市场选择,以专注于可盈利的市场,同时削减成本结构;

在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营业上,正在调整营业规模,重点关注效率和焦点零售模式,以应对它所履历的具有挑战性的渠道结构转变。与上述重组行动相等,2023年头Natura&Co宣布,鉴于宏观经济挑战延续存在,将针对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将接纳若干计谋,以提高该营业单元的耐久盈利能力。

比现在年1月,宣布关闭美国的TBSAH营业,并将关闭在英国的专用分销中央;今年2月,宣布对全球治理结构举行重组,削减25%的向导职位,并削减12%的其他全球间接员工。

财报中示意这些行动是更普遍的苏醒设计的一部门,该设计将支持2023年及以后的利润率扩张、现金发生和净收入稳固。

同时,Natura&Co逐步放权,除重大决议之外,不外问各个自力市场的治理,打好品牌内陆化战略,唐悦萍告诉《FBeauty未来迹》,雅芳中国团队的本土比例高达95%以上,响应度更高。她示意:“总部给予了我们充实的决议空间。在本土打造更天真的组织架构,提供更高效天真的办公方式,增强数字化营销,同时举行销售甚至所有门、全渠道的人才贮备和培育。”

Fabio Barbosa在针对这一系列的整改措施示意:“我们预期2023年将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会继续投资于上述转型行动,我们信托新的一年,收入将延续改善,盈利能力以及产物生产力会变得更好。”

即将“出走”的Aesop伊索

只管Natura&Co对未来有着异常美妙的憧憬,但正如那句网络红言一样平常“理想很美妙,现实很骨感”。连系最新公布的2022财年第四序度的业绩来看,Natura&Co在四个季度中的净收入均延续下滑。

业绩延续下滑的同时,Natura&Co在已往几个月股票也是延续暴跌,花旗团体剖析师JoaoPedroSoare在一份讲述中指出“通过向金融相助同伴出售少数股权来释放价值,将是*的行动方案。”对于市场来说,当股票靠近历史*水平时,品牌自力设计有可能为Natura&Co解锁新的价值。

此前据彭博社新闻,Natura&Co曾设计分拆Aesop伊索,使Aesop伊索能够自力在美国举行果然募股上市,以期获得品牌扩张基金,获得更好生长。其潜在竞标者包罗欧莱雅团体、资生堂团体、欧舒丹团体和私募投资巨头CVC Capital Partners。在Aesop伊索被出售的新闻宣布后,股价反弹了18%。

回首Aesop伊索的起身史可以发现,品牌一直在通过引入外资钻营更好的生长。

2010年,其将公司的少数股权出售给了一家澳大利亚私募股权公司,用于为其生长提供资金,同时最先在更大局限内受到关注。

2012年,Aesop伊索将其营业65%的股权以1亿美元出售给了Natura&Co,这再次辅助该品牌以更普遍的影响力和更多的可能性继续生长。直到2016年年底,Natura&Co拥有了Aesop伊索的所有股权。

Aesop伊索的显示也异常争气,在大环境不友好的2022年,没有大规模广告营销和代言的情形下,品牌2022年营收增进到达4.6%,在北美和亚太区域主导的所有市场都实现了两位数增进。

果然信息显示,去年,这个品牌在全球局限内增添了25家商铺和9家百货商铺柜台,包罗巴塞罗那、中国香港、首尔、中国台北、济州岛、爱丁堡和新泽西。同时在其运营的所有区域实现了跨越25%的整体同比增进,远远跨越预期。现在,它正在日本、韩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现有市场推出新商铺,还正式进入中海内地市场,在上海连开两家新店。

在一些剖析师看来,仅Aesop伊索一个品牌就抵得上团体市值的一半。剖析师估量,Aesop伊索可以有比Natura团体现在更可观的、高达20倍的溢价。

若是Aesop伊索从一个巨头走到另一个巨头麾下,会生长得更好吗?且看花落谁家。

而从Natura&Co的角度出发,要想走出逆境,首先要解决其他三个品牌的收入问题,确保能在大偏向上实现回升。其次,若何提升品牌的焦点竞争力以及在谋划模式上实现进一步创新,成为团体当下需要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