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俄罗斯,又做了一个危险动作

01 危险的“负气”

3月28日,俄罗斯政府、央行和俄自然气工业公司提交了一份讲述称,在3月31日前接纳措施,向“不友好国家”供应自然气改用卢布结算。所谓“不友好国家”主要指高度依赖俄气的德国等欧洲蓬勃国家。

3月29日报道称,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示意,西方国家现实上已经对俄罗斯发动了周全的“经济战争”,以是“不付款,就没有自然气”。

俄罗斯面临西方的“经济战争”,确实云云。然则,俄罗斯“卢布结算”的负气,非但不能赢得“经济战争”,只会适得其反。

俄罗斯此举到底想要到达什么目的?自动“气绝”?显然不是。要“自动气绝”无需这样大费周章,直接住手运送就是了。

撼动美元霸权?那更是不能能的。2020年俄罗斯外贸总额只有戋戋5719亿元,在全球商业系统中微不足道。就算今年俄罗斯能源出口连油带气能到达3000亿美元,也不外是全球经济系统中的九牛一毛。卢布从来没有什么国际职位,未来也不会有。

这一所谓“反制措施”也许能够在短期内停止卢布名义汇率的下滑。然则,这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俄罗斯已经处于金融伶仃,卢布兑换和流通在境内外都被高度管制,维护名义汇率并不能改变卢布的弱势职位,维护名义汇率充其量算是“体面”上悦目一点。

然则,欧洲的商业同伴因此加速俄罗斯自然气供应的替换,效果只会是卢布“帅不外三秒”——替换完成之时,就是卢布退出国际市场之日。

那么,欧洲这次会不会支出高昂的价值,实现与俄罗斯的经济脱钩呢?谜底是一定的。

02 失去了主要商业同伴的信托基础

俄罗斯对乌克兰接纳稀奇军事行动,已经损坏了和欧洲商业同伴之间的政治互信。只管云云,出于能源供应依赖的利益,欧洲主要国家依然全力缓冲制裁扩大到能源领域。这一灰色地带若是能保持到战争竣事,俄罗斯另有缓解经济伶仃状态的盘旋空间。

可是,俄罗斯片面决议改变自然气结算方式的决议,把它和欧洲商业同伴仅存的经济互信也打破了。正由于自然气供应云云主要,严重的不确定性必须消除。支出高昂的替换成本,确实会让欧洲在这个冬季变得难受。然则,若是不完成痛苦的替换历程,欧洲以后的冬天都变得更难受。

自始至终,俄罗斯都高估了自身在全球经济系统中的主要性。这是资源出口国家常见的误判,他们高估了资源产物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要性,却没有注重到这类低级产物的替换只是一个时间和成本的简朴核算。

低级资源产物作为国际商业的大宗商品泛起大规模的颠簸,确实会造成猛烈的经济袭击。然则,价钱袭击一定会刺激新的供应替换。油价一涨,出口国直接受益,没有手艺门槛。但也正由于没有手艺门槛,钱来得快,替换一定会发生。替换发生与否,无非是替换成本和供应不确定性风险之间的核算而已。

更悲催的是,若是真如一些人剖析的那样,美国是最大“幕后黑手”,那么替换俄罗斯能源市场份额的最大受益者正是美国。此前西欧“绿色”政客勉力阻挠的美国页岩油手艺、自然气工业,都由于俄罗斯一连串自绝于全球经济系统的行为而被释放。

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既没有赢得所谓的“平安空间”;在与“西方”的“经济战”中,更是输掉了自己的席位。俄罗斯的行为,存在严重的战略误判。俄罗斯缺乏对全球化时代国际系统的明白。

全球化的本质是整合全球供应链的经济征象,因此全球化时代国际系统的主体是生产-商业的系统,而不是传统地缘政治时代的军事优先。各国在这一系统中的主要身份是商业同伴,这意味着国际关系更靠近市场关系。

和任何市场关系的介入者一样,基本的互信必不能缺。你可能不信托生意对手忠实报价,可以嫌疑生意对手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会损害自己。这些都在市场博弈的局限之内。然则,若是一方动辄以砸场子相威胁、片面改变条约,那么双方的生意关系也就到头了。俄罗斯的核威胁、片面改用卢布结算,就突破了互信的底线。不管它自觉理由何等足够,效果都是失去了主要商业同伴的基本信托,这也意味着失去了全球系统中的位置。

03 竞争只在系统内,脱离系统只能是出局

俄罗斯还停留在冷战地缘政治的幻觉中,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秩序更靠近市场秩序,而不是传统地缘政治秩序。

冷战时代泾渭明白的“敌我阵营”,在这轮全球化中已经角色模糊。传统盟友之间由于经济利益分歧发生公然的冲突,好比美欧之间、美日之间,都曾剑拔弩张。另一方面,一些差异伟大的国家之间也会由于经济互补形成新的同盟,好比德俄之间的能源同盟。这些庞大的关系,不是传统地缘政治的爱恨情仇,而是市场系统的竞争互助。

这样的国际秩序,要叱责球化历程的介入者,不停在两个战略空间中做出取舍。一个是传统地缘政治的有形空间,另一个是全球经济系统的无形空间。包罗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会由于战略误判支出价值。

伊拉克战争就是云云。轻松赢得战场,让美国在传统地缘政治的战略空间上收获颇丰,好比强化了对中东事务的影响力。然则由此引发的国际伶仃、911事宜等等连锁反映,也让美国支出了繁重的经济价值。

往后美国举行了战略调整,只管阻止缺乏国际支持的大规模过问行为,对使用武力实现战略目的时,也更为郑重,无疑是明智的。

以美国超强的国力,也要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秩序调整自身的行为模式,俄罗斯照样坚持传统地缘政治的超级帝国角色,还着迷于“器械方阵营匹敌”的游戏。失败是一定的。

俄罗斯在接纳稀奇军事行动之前,似乎想固然地将欧洲视为自己的战略盟友,丝毫没有思量到他们会做出新的选择。

若是俄罗斯稍有一点市场知识,就不会这么做。它从未拥有自然气资源全球供应的垄断职位,强制欧洲“二选一”的自信毫无依据。一意孤行的行为,反而证实晰它是一个糟糕的商业同伴,欧洲国家的选择没有悬念。没有主要商业同伴的支持,俄罗斯就会失去行动的能力,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是这样。拙笨的“反制裁”只会把自己前面的坑挖得更大、更深。

全球化塑造的国际秩序并不完善,不能彻底改变“森林规则”的弱肉强食。然则,这套新的国际秩序若干都是一种提高,若干约束了国际关系的底线。大国为所欲为的帝国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不愿受到这一系统约束的逆行者只能自动或被动的退出这一系统,但这也不会让他们“回归自由”,由于脱离了全球经济系统也意味着失去了行动能力,更不用说匹敌了。俄罗斯面临的西方敌人,是全球60%的GDP,是全球经济气力、科技气力的绝对主力,它能若何匹敌呢?

在系统内才谈得上竞争,脱离了这套系统只能是出局。

04 结语

俄乌事宜是全球化历程中的里程碑事宜,有人消极地以为“全球化时代已经终结”。在舆图上看确实云云,俄罗斯的河山面积占全球的11.4%,没有俄罗斯的天下舆图是不完整的。

然则,经济全球化从来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在全球经济疆土中,俄罗斯只占有了1.75%,正好和改造开放前伶仃与全球经济之外的中国一样。这一巧合,若干有点让人感应取笑。经济全球化会由于俄罗斯的退圈而住手、倒退吗?显然不会,俄罗斯没有这样高的价值。没有什么国家有这样的价值,由于全球化的脚步不会为谁住手。没有一个巨人,可以逆转历史的车轮。

俄罗斯的退圈,只是全球化的自我净化、优胜劣汰。这并没有什么不能想象的,有太多的先例可循。

每一次大时代转变,都是一次国际秩序的重整,老帝国被镌汰,新帝国崛起。殖民时代倒下的是奥斯曼帝国、大清帝国,两次天下大战之后是大英帝国的支离破碎,冷战时代埋葬了苏联帝国。而本轮全球化,俄罗斯帝国率先出局,虽然让人遗憾,但确实没什么可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