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B站”们的服务器藏哪儿了

在7月13日晚上11点左右,B站突然宕机。随后,“B站崩了”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一时间谣言四起,有的说是由于B站大楼服务器着火了,有的说服务器被攻击了。

虽然当晚23点57分有@上海消防微博转达辟谣,B站官微自身也就“部门服务器机房发生故障造成无法接见”致歉。

但到7月14日0点30分左右,B站网页端和移动端大部门功效才恢复正常,视频播放和直播功效可正常使用,但小我私人珍藏、动态、新闻等功效尚未恢复。

直到14日破晓2点15分左右,B站所有功效均恢复正常。但宕机三小时才恢复,对于B站这个拥有2亿多的月活App来说,也是个可以载入史册的事故了,以至于第二天晚上B站宣布给所有注册用户赠予一天的大会员。

但B站的宕机事宜,也把“大厂服务器”问题拉到了台前。

为什么服务器会宕机呢?

一样平常是两种,自身缘故原由和外界缘故原由。

自身缘故原由很好明白了,服务器就是更高级一点的电脑,是电脑就会有内存和CPU,纵然大公司会有许多服务器,但内存和CPU的运算能力总归是有上限的。

统一时间服务的请求越多,内存消耗量就越大。一旦在统一个时间需要服务处置的数据超出服务器空间限制,造成资源耗尽,就会导致服务器宕机。

固然正常运算时也会可能泛起宕机,但服务器的稳固性极高,这种情形泛起概率极小。

外部缘故原由就好注释了,一个是网络攻击,通过恶意病毒植根大量用户的电脑装备,制造伪装成多个虚伪IP地址,然后对服务器在短时间内提议大量请求,来使服务器宕机。

另一个就是如机房断电、机房温渡过高,或者这次B站宕机谣言里说服务器起火,都市导致服务器宕机。

而这么多的服务器宕机缘故原由,最后造成的效果,除了最直接的服务器宕机之外,还会导致服务器丢失大量数据,若是服务器服务的用户和企业众多,那么还会给企业带来巨量的经济损失。

好比2019年10月22日,亚马逊遭人为攻击,部门宕机,导致客户网站濒临溃逃;2018年3月2日深夜,阿里云突然泛起宕机故障,导致华北区域众多网站和App都无法正常使用;2018年,腾讯云泛起重大故障,广州区域部门用户泛起资源接见失败、控制台登录异常等情形。

那么解答了这么多关于服务器的基础问题后,焦点问题来了,既然服务器的平安这么主要,大企业都市把自家的服务器放在那里呢?

腾讯:贵州·贵安

在贵州贵安的岩穴隧道里,藏匿着腾讯的贵安七星绿色数据中央。这个数据中央被称“天下最平安的大数据中央”。

这个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川心村栖凤坡山体内的隧道数据中央,总占地面积约为770亩,隧洞面积跨越3万平方米。

内部总共有5横1竖,6个隧道,5个横向的隧道中,一个是油库动力隧道外,其余都是IT装备洞,长度都跨越220米,而竖向的隧道则是为了起到透风和隧道间联系的作用,而且每条隧道上方都有竖井,总共11个,来用于透风散热。

据腾讯对平安性方面的注释,数据中央隐藏在群山当中,建成后的外景没有显著标识,同时所有焦点装备都处于洞内,一样平常运行时没有人值守。

而且还具备战时防护能力,可防响应级别通例武器和核武器的袭击。内里另有网络、主机、营业3级云平安布防,而且还应用了人脸识别、安防机械人这些人工智能手艺,甚至还部署了无人机入侵防控系统。

无独占偶的是,华为和富士康也在贵安新区建设了自家的数据中央。

好比华为,甚至就将自家的七星湖数据中央,建在腾讯的数据中央隔邻的山头上,两个山头相隔不到百米。占地约莫有1600亩,服务器也许60万台,用来存储华为在170个国家的治理数据。

而且设计将在贵州贵安另有更多大型着名企业,如高通、电信、移动、联通、现代汽车、中兴通讯等等。

贵州到底有什么好呢?

贵安新区大数据办编撰的《贵安新区绿色数据中央》里提到,贵州的年均气温14℃到16℃,夏日平均气温低于25℃,植被笼罩率80%以上,没有恶劣天气。常年温度对照平均,不会过高过低,这也使得贵州的天气很相宜服务器运维。

同时贵州所处位置为稳固的地质带,不会发生地震、火山或洪水等其他自然灾难。

更主要的是,由于服务器运行需要空调等散热设施举行大量散热,以是电能消耗是数据中央运维成本中最大一笔开销。而贵州有厚实的电能,再加受骗地政府鼎力优惠政策,最低电价0.35元/度,而数据中央建成那时,天下数据中央群集省份工业用电价钱显示,天下均价是0.77元/千瓦时,廉价了近一半。

山体稳固,温度恒温相宜,电价又廉价,难怪腾讯为首的这么多公司会选择贵州制作数据中央。

阿里:杭州·千岛湖

前面的腾讯、华为是将服务器放在山里,那么与腾讯同属中国互联网企业“二极”的阿里,则是将自家服务器放在湖里。

这是阿里的千岛湖数据中央,2015年9月正式运营,总修建面积30000平方米,共11层,可容纳至少5万台装备。

数据中央在服务器运行时,会通过管道,将湖水从35米深的湖底抽取上来,来给服务器降温,降温后还未竣事,湖水还会流到2.5公里之外的青溪新城中轴溪,成为都会景观的一部门,直到水温在环境中自然冷却后,重新回到千岛湖内。

由于千岛湖区域年平均气温只有17度,这种方式,让数据中央90%的时间都不依赖湖水之外的制冷能源,只用深层湖水制冷,比传统的空调制冷方式要节约能耗跨越八成,整年下来可削减碳排放一万多吨标煤。

而且千岛湖另有一个作用,除了被阿里看成数据中央的“降温器”,照样农民山泉的水库之一,可能我们喝的农民山泉的水就曾流经由阿里的服务器机房哦。

微软:苏格兰·奥克尼群岛

山河湖海,山河湖都有了,就差海了。

没错,赫赫著名的微软公司,就将自家的服务器装备放到了深海里。

微软将把数据中央放在深海底的项目称之为Natick设计。

Natick是取自美国一座小都会的名字。这个“水下数据中央设计”最初是从2014年最先筹备,直到2015年8月才举行实体实验。

第一次实验里,近300台台式电脑盘算能力的服务器,被装入了一个重达17吨的钢制密封舱内,然后在舱内舱外各安装了一台冷热交流器。

冷热交流器内里装满淡水,通过内外淡水交替循环来散热。

第一次测试乐成后,微软在2018年又再一次实验,这次他们就选择了苏格兰周围的奥克尼群岛。

这一整个数据中央包罗了864台服务器和27.6PB(也允许以存500万部高清影戏)的存储装备,就这样被整体沉入35米深的海底。

为什么微软会选择将数据中央放进海里呢?

除了自己深海可以降温,还由于微软的海底数据中央是模块化看法的,而全天下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栖身在海岸线20公里以内,以是将数据中央分块放置在沿海都会的海域中,可以大大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

其次,一个数据中央模块从设计到落地部署只需要90天,比在陆地上确立数据中央要快许多,且据微软示意,水下数据中央的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央的八分之一,运维成本异常低。

现在一个数据中央模块,可以在水下连续运行5年免维,在使用寿命竣事后,还可以再举行接纳行使。

但由于Natick设计现在照样一项应用研究项目,没有完全转成商用,以是远不及我们海内企业几个完全成熟的方案加倍使用。

脸书:北极圈·瑞典·吕勒奥

山河湖海都全了,是不是还得来点更极端的?

这就要属“蜥蜴人”扎佬的facebook了。

Facebook的Node Pole数据中央,位于瑞典吕勒奥镇边缘的森林中。而吕勒奥镇位于波罗的海北岸,离北极圈只有100公里,以是这是一个冰天雪地再走远点可以看到北极熊的地方。

Node Pole数据中央从2013年最先运行,在2017年6月份才向外界公然。从图片可以看到,它的外部由数以千计的矩形金属板组成,长300米宽100米,差不多四个足球场大,周围则是大片的松林、湖泊和群岛。

这个也是Facebook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区域开设数据中央,是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央之一。

内部来看,就像《银翼杀手》中的场景:金属色的狭长的走廊嗡嗡作响,服务器蓝光闪灼,风扇高速运转,像是高速运行的银色怪兽。

至于选择这个北极圈的小镇作为数据中央的地址,是由于吕勒奥镇自1961年以来,整年跨越30度的时间加起来,不跨越一天。而在冬天,平均气温都在零下20度。

这个数据中央可以充实行使瑞典的严寒天气,冷空气被过滤器和雾化器处置后,再像水一样“冲洗”服务器,服务器发生的大量热空气再和进来的冷空气循环交流,举行自然冷却。

而且瑞典还拥有大量的、廉价的和可靠的电力能源。在约莫一个世纪之前,瑞典为辅助海内的钢铁、造纸等工业生长修建了水电大坝,但随着部门产业的衰落,这里的电用不完了,这些富余的电能就可以被行使。

而且据称它是有史以来最高效节能的盘算设施。一样平常来说,通俗的数据中央平均消耗3瓦特的能量,2瓦特用于电力和冷却,剩余的1瓦特用于盘算。相比之下,Node Pole数据中央的这个比率仅为1.04:1,比一样平常数据中央环保两倍左右。

希望能看到服务器送上火星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