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中创新航连续招股:成本控制连续优化 增进动能

近年来,新能源赛道异常火热,锂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各细分板块百花齐放,占有了市场的焦点。

在此靠山下,港股打新市场迎来一家动力电池龙 头。据港交所通告,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或「公司」,股份代号:3931.HK)连续招股至9月28日,每股发售价在38-51港元之间,入场费5151.41港元,预计将于10月6日在联交所最先生意。

据外媒报道,中创新航出售约2.66亿股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的15%。并设有14% 的绿鞋,该价钱局限对应中创新航的估值为85.8亿美元至115亿美元,代表 2023 年的EV/EBITDA为8.6-11.1,对比宁德时代2023年EV/EBITDA来看,折让率高达30-50%,多家投资人相同后示意,中创此次刊行估值受投资者偏好,为入市的较好选择。

客户结构日趋多元

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下,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增进。凭证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7-2021年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从64.3GWh增进至293.7GWh,复合年增进率为46.2%。其中,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以43.5%的复合年增进率增进,于2021年到达154.5GWh。可以看到,中国已是全球最 大的动力电池市场。而中创新航按2022年一季度装机量算,是中国排名第二的第三方动力电池厂商,也是全球第五大第三方动力电池企业。

现在,中创新航已笼罩广汽、小鹏、长安、零跑、吉祥、合创、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瑞驰、东风小康等主要的主机厂商,更是飞跃Smart的动力电池主供。且据市场新闻,蔚来将接纳中创新航三元One-Stop电池方案。

据领会,新能源车制造商和动力电池供货商之间开展慎密互助,双方致力于确立稳固的供应关系,此乃行业常态。许多动力电池厂商在生长初期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形。如宁德时代,最 大客户占其2015年销售额的约45%,而宁德时代于2015年前五大客户的总份额为82.6%。该数字于2020年逐步降至29.7%,市场上多家其他动力电池厂商同样云云。

已往,在大客户战略下,中创新航对广汽等大客户的销售额保持较高水平。但随着中创新航有用产能急速增进,客户溢出效应凸显,每年连续新增了诸多优质客户,并贮备了众多即将量产或即将定点的国际客户,客户结构日趋多元。2022年一季度,中创新航来自小鹏汽车与零跑汽车的收入已经占到中创新航总收入的27.4%及12.1%,而同期,在对广汽的销量同比和环比均大幅增添的情形下,中创新航对广汽的销售额占收入的比例已经降至31.0%,其缘故原由主要是中创新航不停引入了新的客户,而且新的客户的销量也出现快速提升的趋势。

成本控制连续优化

不仅客户结构日趋多元,中创新航还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具有高度可预见的利润率提升空间。随着公司手艺能力和制造工艺不停提高,规模效益获得增强,中创新航单元生产成本和运营用度比率逐年降低,利润空间逐步释放。

公司手艺能力的不停提高以及生产制造工艺的连续提升是成本下降的主要动因。公司首创的高电压手艺成为了在对各项金属元素使用加倍友好的情形下,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举例来看,公司的中镍高电压电池,在可以到达很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对金属质料等资源的行使率更高,而且平安性更好。公司的手艺能力和制造工艺的提高,不仅可以大幅提升生产制造效率,还可以大幅提高公司对焦点质料的使用效率。

公然资料显示,中创新航单元制费成本、单元直接劳工成本从2019年的0.15元/Wh和0.05元/Wh下降至2021年的0.07元/Wh和0.02元/Wh;销售用度占比、治理用度占比从2019年的3.0%、10.2%下降至2021年的2.4%、6.0%。就最 新的2022年一季度来看,销售用度、治理用度占营收比重降至2.1%和3.4%,均小于上年平均占比,利润空间愈发扩大。

同时,面临上游原质料成本大幅颠簸,中创新航展现了极强的原质料采购治理能力,通过与上游互助同伴团结开发与战略互助,起劲结构上游焦点质料,从未发生断供。另外,中创新航也逐步确立了一套动态评估交付风险机制和价钱联念头制,对上游原质料实时举行监测调控,对下游客户实时传导成本颠簸,做到有用的成本和售价治理,将进一步保障合适的利润水平。

综合来看,中创新航所处的新能源市场正处于高景气周期,公司作为其中的先行者以及领 先企业,在手艺、品牌、先发优势等能够方面具备显著的竞争力。随着其规模的连续扩张,公司将迎来加速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