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孙正义第二」豪掷4100亿

年内全球第二大并购生意降生。

5月26日,芯片制造商博通(Broadcom)官方宣布将以610亿美元收购威睿(VMware),仅次于今年1月份微软以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

如若收购乐成,这将成为博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案,刷新2015年370亿美元的收购纪录。同时,该生意也将位列全球科技行业并购案第三,仅次于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和戴尔2016年以670亿美元收购EMC。原本依附440亿美元的推特收购生意有望进入前三的马斯克,现在只能被挤到第四了。

作为610亿美元收购案背后的主导人,现年69岁的博通总裁兼CEO陈福阳(Hock E.Tan),则是一位极其低调的马来西亚华裔,其向来都有“并购狂魔”的称谓,曾仅用四年时间,靠着蛇吞象式的并购,将一家年营收只有24亿美元的企业做到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第五。

五年前,陈福阳拟以1300多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高通,欲跻身全球半导体行业前三,这也是一起足以推翻半导体行业名目的并购设计,甚至会对苹果和三星两大智能手机巨头的供应链发生袭击。但在2018年,该生意因国家平安问题被特朗普政府否决,博通也撤回了收购。

欲通过并购高通成为半导体行业佼佼者的设计停业,再加上受制于全球芯片行业的整体增速放缓,陈福阳最先转变航向,追求新的收购标的,威睿正是陈福阳加速驶向软件领域的目的之一。

若能顺遂收购威睿,博通在软件领域的营业将进一步多元化,也将辅助博通的焦点营业从半导体转向企业软件,从而获取更大利润。有媒体盘算,收购威睿将使博通的年收入超400亿美元,在上市半导体装备公司中排名第二。

当陈福阳将偏向瞄准与硬件服务主业格格不入的企业软件服务时,这位半导体行业大佬也受到了华尔街的质疑。然则,陈福阳并没有过多剖析质疑,而是继续推进在软件服务领域的并购设计。

陈福阳寻找最佳投资组合的行事作风,也引来了外界对他和日本软银首创人孙正义的对比,以为在陈福阳的治理下,一再对外大手笔并购的博通,越来越像一家股权私募公司。

A

和众多从底层一起打拼起身的半导体大佬纷歧样,陈福阳属于半路出家。

1953年,陈福阳出生在马来西亚华人群集地槟城的一户通俗人家。据一些媒体报道,陈福阳的家庭并不富足,靠着念书改变运气的信心,陈福阳在18岁那年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奖学金,结业后又在哈佛大学拿到了MBA学位。

在迈入科技行业之前,陈福阳是做财政事情的,先后在通用汽车、百事可乐等美国传统企业担任财政职务。上世纪八十年月,随着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崛起,陈福阳来到新加坡的一家投资公司事情。

从投资行业转型至科技行业,陈福阳这一年已经39岁。1992年,陈福阳进入一家PC制造商公司,正式迈进科技领域。两年后,陈福阳跳槽到了芯片制造商ICS,并在1999年升任这家公司的总裁兼CEO。

真正让陈福阳在半导体行业声名远扬的,是出任安华高的CEO。

2005年,私募基金KKR和银湖资源牵头,以26.6亿美元收购了惠普旗下的安捷伦半导体事业部,并将其更名为安华高。不出意外的,他们想到了在业内有了一命名气的陈福阳,财政身世,懂科技,又懂治理,于是被KKR和银湖任命为安华高的CEO。

2006年,陈福阳刚到安华高的时刻,这家公司还面临着一年2.3亿美元的亏损。于是,陈福阳举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将不盈利的营业卖掉,例如以2. 45亿美元卖掉了打印机专用芯片营业,以5300万美元出售了图像传感器营业。而对于留下来的部门,陈福阳也下达了最后通牒:若是审核达不到指标,部门就会晤临关停或者出售的运气。

强悍的行事气概换来了安华高的盈利。到2010年,安华高一年净利润4.2亿美元,不只转亏为盈,56岁的陈福阳还率领安华高在纳斯达克乐成上市。据领会,安华高的上市,让KKR和银湖资源从中赚取了12倍的投资回报。

2017年,当站在白宫面临记者时,陈福阳谢谢说:“我的母亲从未想过,有一天她的儿子会在白宫,在总统办公室,站在美国总统旁边。”而在他死后的特朗普也抱着他的肩膀说:“我妈也是。”

B

与谋划一家企业相比,陈福阳对于公司治理的方式更像是在做投资,或许与他财政身世做过投资事情脱离不了关系。只要有足够的投资回报,陈福阳一定会举行投资,而且异常勇敢,擅于收购在市场中具有绝对优势职位的企业,哪怕比自家企业规模还要大。

例如在2013年,陈福阳向导安华高,以溢价40%斥资66亿美元收购存储芯片厂商LSI。2012年,LSI年营收25亿美元,与之对比安华高昔时营收只有24亿美元。而且在收购资金中,仅有10亿美元是安华高的自有资金,其余资金划分来自陈福阳从银行借来的46亿美元贷款,和从银湖资源获得的10亿美元可转债贷款。

财政身世加上娴熟的资源运作,让陈福阳在半导体行业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2015年,陈福阳宣布以370亿美元收购博通,这也是半导体行业那时的最大规模的收购生意案。然则凭证营收来看,2014年的博通营收84.3亿美元,而安华高则只有42.6亿美元。而且那时的370亿美元收购价,比安华高自己的市值都高。收购之后,新公司更名为博通有限,原博通股票则退市。

就是靠着这样的投资并购,2015年,陈福阳乐成将安华高打造玉成球第五泰半导体公司。根据那时营收盘算,全球前四泰半导体公司划分为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和高通。

并购博通后,陈福阳瞄准了排在自己前边的移动芯片巨头高通,拟以1300多亿美元将其收购。若是完成这笔并购,陈福阳不只再次刷新全球芯片行业的并购纪录,也将成为继三星、英特尔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芯片厂商。

但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平安为由阻挡了这起收购案。凭证《团结早报》,有剖析师指出,博通并购高通后,将有损高通在5G手艺领域的领先职位,并使华为有时机成为这个领域的主导者。

收购高通失败后,陈福阳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转变航向,投资与硬件服务格格不入的软件服务。2018年,博通以189亿美元收购云软件和企业软件开发商CA,以及2019年以107亿美元收购美国平安领域的老牌玩家赛门铁克的平安营业。

然则,2018年对CA的收购,遭到了华尔街剖析师们的不解和看衰。那时,Raymond James的剖析师在讲述中称,“说偏离赛道都是虚心的。我们没有看出博通的半导体营业和CA的软件营业存在任何显著的协同效应。”野村证券则以为,博通收购软件公司与公司向导层此前亮相不符,将危险公司在投资者心中的信誉。

然而,这样的行事作风在商人陈福阳看来,却是异常合理的。那时有剖析示意,在现金流方面,CA可以为博通带来稳固的现金流,那时CA的现金收益率是11%,在未来很长时间将会成为博通的现金牛。

不外,那时也有剖析师以为博通越来越像软银,陈福阳也许在寻找一个最佳的投资组合,纵然公司营业之间毫无联系,然则收益却很可观。陈福阳也曾在一次电话集会里示意,博通未来的并购生意标的将集中在现金收益率至少8%的公司上

C

陈福阳称霸半导体行业靠的从来不是什么梦想,正如他半路出家,也如他对自己商人身份的自豪感一样,陈福阳曾在华美半导体协会的年度晚宴上云云评价自己:“我并不是半导体人,然则我明白赚钱和谋划。”

经由市场验证,靠资源举行大规模收购成为半导体行业巨头的蹊径,已经走不通。不仅是博通收购高通被叫停,而且芯片行业的另一起收购案“英伟达收购Arm”也被叫停了。

而博通又太过依赖苹果。据《半导体行业考察》报道,博通营收中的40%来自无线营业,此前摩根大通的讲述也显示,博通向苹果提供新iPhone中的所有非射频芯片,这意味着每部苹果手机将给博通带来10美元的收入,苹果的销量时刻影响着博通。

与此同时,博通还面临着其他半导体大厂的挑战。许多和博通一样的传统半导体厂商,也都在原有焦点营业靠近天花板的情形之下,最先转型。例如,今年3月,英特尔正式宣布将收购盘算机网络公司BarefootNetworks,很可能会在网络芯片领域与博通睁开直接竞争。

除了入侵博通的主业领域之外,这些半导体大厂还在如博通一样平常,选择加码企业软件领域,例如英伟达收购网络软件开拓者Cumulus Networks,还在今年3月收购了数据存储方案提供商Excelero;英特尔也收购了AI软件最佳化平台SigOpt,也在今年4月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基础设施优化初创公司Granulate。

而且当下受制于商业与全球芯片整体增速放缓等客观因素,芯片也制约着博通的生长。路透社报道,2019年6月,陈福阳就在电话集会中示意,“由于(对华为)的出口禁令,我们将看到异常严重的袭击,而且现在没有显著的替换选项。”

供应链压缩导致订单需求下降正在影响到博通的财政显示。2019年财报显示,博通净利润大幅下滑超七成,毛利增进为-9%。其中,芯片营业营收同比下滑8%。从整体营收来看,2018年博通营收同比增进18.2%,到了2020财年,营收同比增进下滑至5.7%。

与焦点营业增进疲软相比,软件收入给博通带来新的希望。2019财年,博通软件营业增进跨越三倍。2021财年,博通的软件营业孝顺近三成的营收。可见,收购CA和赛门铁克确实给博通带来了切实的利益。

陈福阳也一直不以为半导体行业的繁荣时代将连续良久,甚至对芯片营业的未来持消极态度,其曾在今年三月的财报说明会上示意,半导体行业将无法保持现在的生长轨迹,预计芯片营业将减速至5%左右的历史增进率,还示意若是有人以为半导体行业能够耐久以现在的速率增进,那一定是在“做梦”。

陈福阳的信条只有一个:赚钱。当看不到半导体的希望之后,这位大佬也只能扭转航向。从博通最近几年在企业服务领域的多次收购可以看到,陈福阳准备在企业服务行业大展拳脚。

2021年7月,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新闻透露,博通被曝出正在就收购数据剖析软件巨头SAS举行谈判,这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那时对SAS的估值为15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之间。不外,最后生意谈判破碎了。

不容忽视的是,现在博通的焦点仍是半导体营业,软件服务营业虽是希望,但短时间尚不能成为撑起博通营收的新支柱。以是,在遇到和半导体行业同样的并购难题眼前,这位“并购狂魔”是否还能继续将软件并购新航向举行下去,确立起自己的生态系统,前路还充满了未知。

参考资料:

《华裔富豪当家,低调的半导体巨鳄:博通》五矩研究社

《博通洽购虚拟机巨头,生意价或超403亿美元》芯器械

《许多和博通一样的传统半导体厂商》第一财经

《博通不停拓展营业界限,变身新软银》商业手艺谈论

《博通面临的挑战与时机浅析》半导体行业考察

《博通,在打什么算盘?》半导体行业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