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透视绿茶餐厅IPO的「优美术」

去年以来的“两进两出”,没有丝毫影响绿茶餐厅上岸资源市场的刻意。近期再次更新了上市质料,重新袭击IPO。

信心来自“亮眼”的显示。

据其招股书披露,2021年我们占有0.5%的市场份额,就2021年的收入及餐厅数目而言,我们是中国第四大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

其业绩,更是笑傲江湖。如下图,2021年营收增速赶超海底捞、九毛九等;单店净利率显示,更是把标杆海底捞远远甩在后面

但和这些写在文件里的自我标榜差异,消费反馈却是另外的情景。

网上有不少老客,疑惑示意:“现在想来恍如昨日,绿茶餐厅还在吗?”而依然会去绿茶用餐的客户,评价似乎也不太佳:

消费端遭到“冷遇”,事实上自去年3月首次IPO最先,市场针对绿茶品牌定位模糊、过气等的质疑声就没断过。

营业风评“拉胯”,财政显示“靓丽”。反常之处,必有猫腻。

本文详细拆解绿茶餐厅的财报后,发现了绿茶IPO时刻的一些“化妆术”手法,下面将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为其泼上一瓶“卸妆油”,一睹为快。

营销“让利”拉动下,收入增进缺乏连续性

数据显示,2021年,绿茶餐厅的翻台率恢复弹性达94%,远超偕行业的海底捞、太二。翻台率的强势拉动下,绿茶2021年实现同店增进率25.2%,同样优于同业。

但让人不解的是,显著论品牌力,绿茶餐厅不如海底捞;论大单品,比不外太二酸菜鱼;铺店规模上,这两年更是三家中垫底。

云云来说,营业上那里都不出彩,那为何营收上反而是拔尖的?这和绿茶餐厅的“揠苗助长”有关。

可以看到,在民众点评、抖音等公域平台上,绿茶餐厅常年在出售8-8.5折的代金券。

而微信民众号、小程序等私域地皮上,会员折扣也一直不停,且力度很大。好比,用户免费开会员,开通即送60元新人礼包,之后享每周二会员日的半价流动等。

“实惠”的招呼下,本着“有羊毛不薅乃罪行”的消费者蜂拥而来。

数据显示,2021年绿茶餐厅,代金券结账的金额同比增进132%。由此带来的客流,孝顺了2021年营收增进的27%。

也就是说,2021年,绿茶近三分之一的业绩增进都是代金券拉动的。

固然,疫情环境下,企业适当促销以恢复客流量,无可厚非。但“让利”到云云水平,难免有“赔本赚吆喝”之嫌。那么,事实是否云云呢?

据招股书,促销频仍下,2021年绿茶餐厅的营销用度到达近3.3亿(占营收14.4%),同比增进83%,远大于收入的增幅46.1%

备注:招股书显示,住手2021年,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支付的服务费的增添,主要由于营销流动的渠道服务费率较高。

之以是会这样,缘故原由在于优惠虽然带来了客流量,却拉低了客单价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绿茶餐厅的总接待人数,同比上涨48%;而整体客单价却下降了1.3%。其中,人流量增幅最大(增进37.3%)的华北区域,其客单价降幅(下降3.1%)也最大

“此消彼长”下,巨额营销带来的客流量回归,显然不太经济

另外,从行业来看,通过营销拉动营收的投入产出比,大多会泛起边际递减的情形。如下图,2019年之后,绿茶和九毛九的投入产出比都在走低。

由此来看,绿茶餐厅2021年的收入增进靓丽,是大量营销用度短期“烧”出来的效果。而这种方式,不仅投入产出比不经济,还在快速边际递减,不具可连续性。

不外,营销事实带来了客流量大反弹,若用户粘性能就此培育,客单价仍有恢复空间。

那么,绿茶在这一块显示若何吗?

我们在《》一文叙述过,餐饮赛道的焦点竞争力——产物力,要么走大单品战略获得,要么连续打造爆款产物取胜。

绿茶餐厅走的显然是爆款推新蹊径。据招股书:公司每年有4个研发周期,2018~2020年划分推出了94、120和147道新菜品。

但效果上似乎不尽人意,如下图,在其产物热销榜单上,排名前线的仍是早期出圈的菜品,像“面包诱惑”、“绿茶香酥烤鸡”等。而这些菜品因简朴易模拟,早已是各种快餐店的“大路货”。

原有产物特色“泯然”,新产物乏力,可以看到,绿茶的口碑已远远落在偕行后面。云云,收入增进简直定性岂能明晰?

综上,绿茶餐厅增收增速高的缘故原由,无他,就是狂发代金券,折扣让利营销,客流量迅速反弹,进而拉高收入

但这种战略不太可能一直用,一方面需要支出客单价下降的价值,ROI也会越来越不经济;另一方面,也会让品牌势能快速清零。

说白了,这种增进缺乏连续性

最主要的是IPO之前,拼命买量做多收入,太需要小心了事实,资源市场上,放几个季度业绩,编个五年的故事,割一把走人的太多了。

固然,绿茶的业绩靓丽不只在收入方面,从数据上看,其2021年净利润反弹力度,远大于营收增进。这说明其成本端压缩力度,大于收入端提振幅度。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巧用”会计准则换取,租金控制比海底捞还好

招股书显示,2020-2021年,绿茶餐厅在连续举行门店扩张。稀奇是2021年,门店数同比增进了31%。

一样平常随着门店数目的大幅增添,各项成本会和门店增进同频颠簸。可以看到,原质料成本、人工成本,2021年确实都有同对照大增进。

租金成本却与现实相反,泛起了同比增速下滑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梳理了餐饮行业这几年的资料,发现同样的情形在海底捞身上也泛起过。

如下图,2019年海底捞扩张期里,门店同比增进65%,租金成本同比增添55%。

针对该反常,海底捞那时(2019H1财报)的注释是: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同比下降,源于首次应用国际财政讲述准则第16号。

也就是说,新的财政准则,降低了租金成本。而绿茶餐厅也行使了这一准则换取。

但海底捞昔时只是增速不匹配,门店数增进65%,租金增添55%,差距为10个点;

而到了绿茶这里,发现增速差更大,门店数增进35%,租金支出增进6%,差距是29个百分点,约莫是海底捞的三倍。

云云反常,必有蹊跷。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

资料显示,IFRS 16新准则2019年1月正式执行,一个主要的改变是:所有重大租赁不再区分融资租赁和谋划租赁,统作融资租赁处置。

这有什么影响呢?

准则转变后,一部门原先的谋划租赁必须资源化处置。由此一来,部门金记作资产,利润表中租金成本就会响应下降,具有数据“疑惑性”,详细转变历程如下图:

以海底捞来说,2019年准则调整后,确实立竿见影——资产欠债表中,使用权资源(牢靠资产的一种)增添;而利润表中,租金开支削减,使用权资源折旧、利息用度增添。

换句话说,单店房租支出是「租金开支 折旧」的总和,利息用度归于总部。正常处置下,单店房租不会泛起太大更改。

(逻辑是租金开支被资源化处置,增添到了牢靠资产中,而这部门增添的资产需要计提折旧,于是折旧开支增添。)

如下图,2019年,海底捞现实单店「房租支出」占营收比并没有下降,确实和原有水平持平(合计占营收比为8.3%)

绿茶餐厅也举行了类似的资源化处置,但我们发现其处置方式更为“机智”。

我们以绿茶餐厅会计换取前的租金水平(2020年)为基准,测算显示,其2021年的整体租金理论应为2.54亿。然而招股书中其现实租金数额为2.069亿,也许有近4800万租金的“缺口”

备注:2020年单店租金成本为108万,得出2021年租金成本也许为1.08*236=2.54亿。

现实上,我们又正好发现了一些“巧合”地方。

如下图,使用权资产同比增添1900万;此外,和租金押金、预付款有关的“预付和其他应收及按金”(查阅附注,该会计科目与租金处置有关,由此发生相关的资产)共增添了2600万。两项合计,增添了4500万。

换句话说,绿茶餐厅行使租赁准则的换取将本该发生在当期的房租成本,“处置”到了资产中。这样一来,企业“美化”其租赁成本,进而抬高利润。

典型会计里的“成本用度后置化”战略。

思量到IPO的行为,这就像在“相亲”前,化了一个浓浓的“好嫁”妆。

而这与租赁准则换取的初衷——利便利益相关者明白企业的情形,南辕北辙不说,已经发生的租赁成本,也不会永远待在资产中,早晚会“现形”(后续可能会发生“计提雷”)。

除行使准则换取举行租赁资源化外,绿茶对利润表的处置也有点“非通例”——租金开支转换为使用权资产后,其折旧并没有按通例处置,也没有发生更多的利息用度。

如下图,利润内外绿茶餐厅的折旧、财政成本(利息用度),没有像海底捞那样上涨,而是都在下降。换句话说,不仅降低了门店房租「租金开支 折旧」,也没有响应增添总部开支。

对此,绿茶餐厅(招股书)的注释是:使用权资产折旧占营收比削减,源于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反弹;财政成本削减,源于新租赁的抵销。

这样的注释,投资者信与不信,见仁见智。

但可以看到的是,云云“美化”处置下,绿茶餐厅的单店租金成本(租金开支 折旧)控制,做得比海底捞还好。如下图,2021比海底捞低3个点。

众所周知,海底捞在租金成本方面,一直有议价权优势。

好比,可能会有人为了吃海底捞,专门去某个阛阓,从而为阛阓引流。这在百度热度指数上,就有一定印证。

基于“自带流量”属性,一方面,阛阓在租金上会让利海底捞——据调研,海底捞一线都会的免租期在3-6个月,部门阛阓6个月以上,二三线都会免租期在6个月-2年不等。另一方面,可以开在阛阓角落、边缘位置。

由此,海底捞的门店面积虽大,但租金相对较低。

而上述说过绿茶产物“泯然众人”,自身热度也在下滑,由此其很难在租金上有主导权。好比,调研显示,绿茶的免租期仅有3个月。

同时,据其招股书:我们的餐厅一样平常位于人流通旺的地址。

综合来看,绿茶的租金成本理论上不太好控制的。

只是其“机智”地行使了会计准则换取的契机,给成本端化了个“好嫁”妆。再加上收入端“烧”出来的增进释放,整个单店效率看着“可靠”起来。

十多年已往,绿茶餐厅从消费者标榜不落伍的潮水,酿成了吃过的人“记不起“,没吃过的人“不知道”的存在。

但与绿茶营业风评“昏暗”的显示相反,其招股书批露的业绩显示,却直接碾压曾经的行业标杆“海底捞”。

而通仔细扒绿茶“欲说还休”的招股书,可以发现靓丽的业绩,一方面来自收入端大秀“财技”,营销供出短期收入释放;另一方面,成本端巧用会计准则换取契机,鼎力美化租金成本。

云云“化妆术”,其增进连续性若何,似乎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