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重庆汽车业翻身仗

在我国新能源轿车之都的争夺战中,重庆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重庆一度被以为是我国的底特律,曾诞生*辆吉普车;不只具有长安铃木、长安福特、力帆、长安轿车、春风小康等多家整车出产厂商,还招引到了多家技能含量较高的要害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展开。但在轿车工业向新能源转型晋级的过程中,却遭受了不小的波折。

可就几年时间,重庆的新能源轿车工业又演出逆风翻盘的故事,2023年一季度,重庆轿车出口和产能迎来“开门红”,新能源轿车成果可观。

现在,重庆已构成以长安轿车为首、以十多家整车企业为主干、以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 10 1000”优势轿车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轿车工业展开整体处于西部*水平。

2023年更是重庆“招商引资专项举动年”,一方面,着力加强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经济发达区域的招商作业;另一方面,为加大力度招引和利用外资、推进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造,动作接连不断。

继北上日本、南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招商之行后,近期又开端西拓“朋友圈”。由市招商出资局会同渝中区、渝北区、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组成的重庆招商团,远赴意大利、德国展开定向招商引资及推介。触及智能网联新能源轿车及零部件、工业机械等多个职业。

环绕此现象,本文将深入探讨以下三个问题。重庆轿车工业阅历了哪些大起大落?又是怎么迎头赶上的?未来,谁最有时机捉住工业转型的时机?

01 以微为本,以轿为主

开端重庆轿车工业是由长安轿车牵头展开壮大起来的。

1958年,长安规划并制作了*辆吉普车,重庆轿车工业正式发端。改革敞开之后,长安机器厂“军转民”开端出产轿车推进重庆轿车工业展开壮大。

1983年便进入轿车范畴的老牌本乡车企长安,在2001年4月,与福特合资联婚,成立了从前炙手可热的长安福特。

2006年,长安旗下*轿车奔奔的出生,打破了其时的微型车商场中,现象级小轿车奇瑞QQ鹤立鸡群的风头。带动一批重庆摩托车民营企业转型造车,代表企业包含力帆、小康、银翔、鑫源等。

“以微为本,以轿为主”成了彼时重庆轿车工业展开的新方向。

2009年,乘着我国轿车工业的春风,重庆轿车工业快速展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现,重庆轿车的产销规划从2009年的118.65万辆,到2015年现已增加到260.93万辆,成为*大轿车出产基地。

2013年,重庆喊出要成为“我国底特律”的标语,并提出构成“1 8 1000”轿车工业系统的方针,包含一家龙头车企、8个在我国排名前十的轿车品牌建成或在建数十万辆产能的出产基地,以及上千家零部件企业。

2015年,长安轿车更是以142.5万辆的自主产销量,成为*年产销量打破百万辆的我国品牌。而一起期,我国四大车企集团中的其他三强———上汽、一汽、春风的自主产值合计仅170万辆左右。高歌猛进的长安轿车,后来乃至一度赶超吉祥、奇瑞、长城坐上了造车实力中的头把交椅。

2016年,重庆发明了一个*时间,轿车产值到达266万辆。就在同年,重庆市全年GDP以10.7%的增幅领跑。也正是由于这组亮眼的成果单,重庆被塑造成我国的“底特律”。

尔后两年,重庆轿车产值继续坚持300万辆以上的高位,这是重庆轿车工业较为风景的时间。

假如说,重庆轿车工业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整个90年代的使命是“军转民”圆满完成,打好了*步的“地基”:1995年,重庆市轿车产值达11.45万辆,成为全国第五大轿车出产基地,规划排在一汽地点的吉林、二汽(春风轿车)地点的湖北、上汽地点的上海以及北汽地点的北京之后。

到了新千禧的*个十年,重庆轿车工业不只充沛汲取了之前的营养,更跟从经济展开的浪潮,捉住了西南区域这个巨大的消费商场,开端了急剧的扩张。

02 掉队

仅仅萧条来的也极为敏捷。

2018年,职业转型叠加我国轿车商场近30年初次负增加,两层夹攻下,重庆轿车工业开端遇挫:长安福特销量腰斩,有着“小车*”之称的铃木轿车退出我国商场,力帆堕入多重困局。

我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现,2019年上半年,长安福特产能利用率仅为9%,北京现代重庆工厂则早在2018年就有70%的产能处于搁置状况。

重庆轿车业日渐低沉,从前千亿规划、年产超300万辆的“我国底特律”,仅靠长安轿车一家扛起大旗,恐难以为继。

重庆经信委副主任居琰从前在公共场所表明,假如重庆轿车工业再不追求转型,未来面对的不仅仅支柱工业能否支撑得住的问题,背面还有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

比较之下,沪粤浙苏皖五地嗅到新能源轿车的展开良机,开端在新能源轿车范畴不断下注:上海特斯拉、广州小鹏、合肥蔚来……

重庆轿车工业,到了必需要转型的紧要关头。

“环绕轿车、电子信息这两个共有的支柱工业,川渝两地经信部分联合编制《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轿车工业高质量协同展开实施方案》,并且现已开端推进。在这方面的展开给我们供给了很好的时机。期望我们来重庆试一试。”2021年6月,彼时的重庆市招商出资局局长喊话,“假如还不来重庆或许就会懊悔,就像买房子、买股票相同,好股票会越涨越凶猛,现在不买就会懊悔。”

2022年,重庆市共有34条新能源轿车相关方针发布。

2014—2022年重庆市新能源轿车工业要点方针解读,图自:前瞻工业研讨院

被重庆招商热心感动的,就有弗迪电池。

2020年,重庆弗迪电池工厂在重庆璧山投产,这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首发地,也是全国*“刀片电池”出产基地。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明:“这个工厂,让重庆动力电池工业完成了从无到有。”

尔后,还引进了比亚迪新能源轿车电池研讨总院及动力电池出产基地、吉祥的高端类新能源项目,以及具有巨额论题量的华为与赛力斯等。

重庆从此挥手告别了成为底特律,转型谋变新能源。

03 唱好“双城记”

除了好的营商环境,激活重庆新能源轿车工业活力别的两大要害,一是工业链思想,二是成渝的“优质朋友圈。”

轿车龙头企业中,长安轿车和赛力斯集团带动效果显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春水说到,仅两公司新能源轿车产值占全市新能源轿车产值比重到达88.2%,对全市新能源轿车产值增加的贡献率到达86.4%。并且,重庆新能源轿车“巨细三电”范畴已有比亚迪、赣锋、吉祥等动力电池企业,金康、青山等电机企业,大陆、南边天合等电制动企业,龙润、耐世特等电转向企业,超力、重庆三电等电空调企业,博世、明天等氢动力系统企业。

智能网联范畴先后引进延锋世界智能座舱、亮道智能毫米波雷达、长线科技轿车芯片、辰致线控底盘等要点项目,构成了较为完好的自主配套才能,要害零部件配套系统开始成型。

此外,“成渝经济圈”也助力了重庆新能源轿车集群展开。依据《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建造规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成渝双城经济圈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区域出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别离占全国的1.9%、6.9%、6.3%,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布、工业根底最雄厚、立异才能最强、商场空间最宽广、敞开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展开全局中具有一起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大纲》提出,成渝两市一起发力,合力展开川渝轿车工业,相关工业链优势互补,打造成渝轿车工业链供需对接渠道。比如,两地一起打造使用场景,立异打造成渝氢走廊、成渝电走廊、成渝智行走廊等“三走”,累计共建充电桩33.35万个、加氢站24座。一起推进补链强链。建立轿车工业链供需信息对接渠道,推进两地400余家企业完成彼此配套,年配套金额超越110亿元,带动职业全域配套率超越80%。

成渝轿车工业一体化展开,有助于构成技能合力、商场合力、资源合力,协同打造支柱工业,一起推进成渝两地的轿车工业高端化展开。

正如龙泉驿区委书记何勋所说:“成都和重庆两地的轿车整车产值已占全国18%,具有了参加全球竞赛、带动区域展开的实力。成渝协作是更大范围内构建生态圈。”

成渝城市群规划,图自:四川省政府,泽平微观

车百智库(微信:EV100_Plus)以为,重庆轿车的翻身仗对老牌“轿车城”来说有两大启示:

首先要斗胆实践探究,卸下剩余的“包袱”,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商场力气充沛开释。

其次,要不断立异工业资源的集聚方法,加强学习学习,追求协作共赢,与周边“轿车城”或新式轿车企业加强协作,一起推进轿车工业展开,让老牌轿车厂商勃发新机。

04 谁能坐上“牌桌”

尽管重庆新能源轿车现在展开势头杰出,不过重庆新能源工业展开的仍旧存在瓶颈亟待打破。

比如,重庆新能源轿车工业“大而不强”,与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头部车企比较,重庆新能源轿车在单车价格、赢利,以及名望等方面,与它们仍有较大距离。其次,产地协同方面,本地配套率较低。相关数据显现,重庆传统燃油车本地化配套率到达70%,在全国独占鳌头,而新能源轿车本地化配套率,仅在30%左右。

另一方面,武汉、长春等传统轿车重镇正奋力转型。

武汉阅历过轿车产值下滑的落寞,但随着小鹏轿车武汉项目、春风本田新能源工厂、路特斯科技公司全球总部、伟斯巴特我国区研制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连续落户武汉,其奋力兴起的决计非常坚决。

长春则瞄准轿车“新四化”方向,引进落位奥迪PPE、比亚迪电池等重大项目,进一步扩展出资布局,一起打造新能源轿车全工业链条。

一起,西安、常州、合肥抢抓时机,继续加码押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轿车工业。西安深度绑定比亚迪、吉祥、陕汽等领军车企,成功完成弯道超车。常州、合肥在“链主”企业带动下,完善新能源轿车工业系统,构成后发优势。

未来谁能捉住工业转型的时机现在都还不好说。怎么充沛利用本身沉淀的科技、人才及资源优势,与其他城市一起撑起轿车工业链的全球大商场,是永久的展开课题。

并且每个城市的资源禀赋和前史定位不同,展开方针不能不切实际,能做的便是尽量提高本身才能,掌握工业革新的时机,从头布局城市工业格式。

【全文参阅】

[1]《新轿车城兴起》,《财经》2023年第12期

[2]《2023年重庆市新能源轿车职业工业链现状及展开前景剖析 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新能源轿车工业》,前瞻工业研讨院

[3]《重庆:加快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轿车工业集群》,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