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16.5万的爱马仕被抢空!中年男子又带火千亿市场
中年男子热爱的运动不多,钓鱼*,骑行可以排第二。
跨上一辆性能*的山地自行车,迎着朝霞或晚风,披挂着一身拉风装备穿过堵塞的车流,既不像骑摩托车那么阴险,又适合磨炼身心。
最近两年,这项运动风头更盛,隐约有“破圈”之势。有骑友声称,骑行以来熟悉的骑友“从初中生到五六十岁的大叔都有”,许多高端车型“一车难求”,提车动辄要等上2-3个月;奢侈品牌爱马仕前不久推出单价16.5万元的自行车,很快在上海售罄。
越来越多玩家最先涌入这个赛道。据美骑网统计,“入坑”未满1年的骑友占比从5.88%翻倍增进至11.33%。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为1940.7亿元,2022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
从上世纪90年月的小众兴趣到今天的时尚运动,从捷安特、美利达等高端大牌到SEKA、瑞豹等新秀,再加上多达数十种骑行装备和改装配件,不停转变的骑行形态,催生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千亿市场。
旧王与新王
入坑不久的徐越,决议花1800元购置一辆迪卡侬公路车。
在此之前,他自以为已经算一名老练的骑手,但座驾仅限于共享单车。直到熟悉了同样兴趣骑行的几名同事后,徐越才决议正儿八经买一辆运动自行车,“他们的车都要一两万,我先买一辆廉价点的试试水。”
在最先一趟酣畅的追风之旅前,兴趣者首先要挑选自己的阵营:“山地车”照样“公路车”?这两者同属于“运动自行车”大类,受众之间却存在玄妙的差异,甚至隐形的“小看链”。
若是要论资排辈,无疑是起源于欧洲的公路车运动历史更悠久。但在20世纪90年月,山地车率先进入中国市场。这就像肯德基依附先发优势代表了“美式快餐”一样,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山地车似乎更靠近运动自行车的“本源”。
公路车逐渐受到关注,则是近几年的趋势。凭证自行车门户网站“美骑网”考察讲述,公路车在其用户中的占比于2018年首次跨越山地车,现在以65.73%的保有率一马当先。越来越多消费者最先体会到其中差异:山地车注重越野能力,公路车则更适合铺装路面,在都会场景下性价比更高。
现在,徐越每隔一两周都要和骑友们围绕钱塘江骑行,蹊径全程50公里;有时他也会去西湖旁的翁家山“跑山”,这里被戏称为杭州的“秋名山”,可以享受爬坡和速降的快感。
这项进可惊险刺激、退可悠闲散心的运动,博得了许多中年男性的喜欢。据美骑网公布的《2022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考察讲述》,男性占到骑行兴趣者的95.1%,其中31-40岁的中年男性和50岁以上的“银发骑士”增速尤其显著。
这些中暮年骑友大多群集在内陆骑行群,少数漫衍于百度贴吧等兴趣社交平台,用抖音、快手分享骑行一样平常。在充斥着浮华和争执的社交场域里,“骑友圈”实现了一种忧伤的融洽:车辆可以减配,唯有热爱*。
骑行运动具有危险性,骑友们总是把“平安*”挂在嘴边。一同骑行的先辈警告徐越,一定要记得购置头盔、照明灯、尾灯、盘算速率的码表和其他护具,固然,尚有一辆外观未必多炫目,但质量一定要可靠的好车。
琳琅满目的装备,填满了骑友们的购物清单。中年男性的消艰苦总被低估,但在高端自行车及其配件上,狂热骑友花起钱来一点都不手软。
消费链条
黑色素瘤,为什么是肿瘤治疗「产业革命」风向标?
和徐越相比,陆峰在预算上显然“英气”得多。
骑行1年多以来,他前后换过3辆公路车,从6000元左右的TREK(崔克)一起升级到7万元的SPECIALIZED(闪电)。陆峰透露,由于2022年产能受限,一些高端品牌自行车和配件溢价较高且求过于供,甚至能做到全新购入和二手生意价钱“平进平出”。
在骑行运动的开支中,最主要的固然是车辆自己,数据显示,骑行兴趣者的购车预算主要集中在8000元-15000元区间,这基本上也代表了一辆优质整车的入门价钱。在这个价位段,受市场青睐的既包罗捷安特、美利达等成名已久的大牌,也有SEKA、瑞豹等近年来崛起的新秀。
许多价钱更高、产量较低的小众车型,更是因骑行运动的火热而“一车难求”,光是提车就要等上好几个月。陆峰的前两辆TREK公路车在闲鱼转手出售后,划分净赚了500和2000多元,但他也强调这是那时供需关系不匹配所致,“今年产能上来了,咱就别想多了。”
国产物牌瑞豹旗下SPARK EVO车型,售价39999元
其次是头盔、手套、眼镜、骑行服等装备。虽然这些商品容易找到“平替”,但高端品牌照样能收取不菲的溢价。在SPECIALIZED的天猫旗舰店,一双公路车骑手专用的锁鞋标价699元,且有不少型号处于断码状态。
最后是一应俱全的改装配件。车把、坐垫、轮组、传动系统,除了车架外的所有巨细配件险些都可改装。纵然全车改装的价钱足以再添置一辆新车,也有许多兴趣者乐在其中。为了追求*的“客制化”,甚至有人3D打印了一款手动变速器,胶粘、打磨、喷漆等工艺所有由自己一手经办。
随着组件设置的转变,骑行体验也会截然差异,这为纯粹的有氧运动增添了一重“量身定制”的DIY兴趣。陆峰说,车辆部件可以凭证自身喜欢和经济实力替换,骑友之间的转卖和交流都很常见。
永远在路上
运动自行车的热潮,曾在2013年短暂兴起,又归于幽静。
那时刻,活跃的自行车是“死飞”,奇装异服的年轻人驾驭着这些没有刹车装置的车辆演习特技动作。不外园地有局限,在GB3565中划定,死飞须同时安装前后刹车才可正当上路。
数年后,共享单车最先在马路上伸张,“死飞”退回到了一项小众兴趣应有的位置上。
现在兴起的山地车和公路车潮水,由于消费主体的转变,看起来比昙花一现的“死飞”更具有想象空间。除了在前领跑的西欧和台资企业外,从代工厂起身的SEKA、瑞豹等新锐品牌逐步攻占高端市场,*、凤凰、千里达等国民品牌也一再进入民众视野。
“骑行热”如日中天,也在经销和租赁市场打开了新的创业时机。一名在上海事情的网友说,他准备回安徽阜阳老家开一家自行车店,面向当地学生和青年公务员群体销售山地车和公路车,价位以1000元-3000元为主,“平时组织一些骑游流动,扩大骑行的影响力……”
陆峰把骑行运动的魅力总结为:“轻度健身、社交属性、收获景致、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且有挑战性。”几天前,他刚刚和几位一同“入坑”的同事去景物秀美的杭州千岛湖转了一遭,总里程到达137.6公里。
中年男性热衷的运动,似乎都有一种禅修式的美。就像钓鱼的重点不在于渔获,骑行也不仅仅是为了磨炼身体,它更像一种社交、一场试炼、一趟回归自我的心灵之旅。
网友“可爱的mc不注释” 在社交平台上感伤,刚最先骑行时总难免盼望速率,一步步挑战更远的旅程、更高的爬升距离。到厥后,健身磨炼的心态酿成了不停地突破自己、逾越自己,“现在更多是对公路上景物的憧憬,对骑行中挥洒汗水的自己的一定,和有着配合兴趣的人人一同出行的兴奋。”
有骑友拥护他:“华北和成都平原骑车太恬静了。”在运动软件上,他的骑行轨迹从门头沟出发,在京郊的群山中盘绕了167公里旅程,最终穿过整个北京主城区,抵达了通州。
*徐越、陆峰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