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我们可能即将迎来氢能行业的发作点_外盘期货
01 氢能的雄伟蓝图
科幻是对现实的预言。
关于氢能的预言早得让人以为就很科幻。1874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 (1828-1905) 在小说《神秘岛》中写道:“总有一天,水可以被电解为氢和氧,并用作燃料,而组成水的氢和氧……将会成为供温和照明的无限能源。”
凡尔纳的设想是,氢可以通过电解水提取,从而取代那时的主导性能源——煤炭。
1874这一年,距离英法联军器烧圆明园刚过14年,太平天堂运动功败垂成10年整,也是慈禧太后漫长的47年执政期的第13年。
可现在整整已往了快要150年,中国一次能源的主力照样煤炭。
氢能不是能源,但它是新能源在人世的代言人。 氢能是能源的载体,也可以称作能源路由器。
氢能最要害的是他的广谱适用性,可以作为燃料、化工质料和单纯的储能装置,就像原油时代的海上超级油轮和遍布天下的加油站,将廉价的新能源之光洒满全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可以参考中国氢能同盟研究院的数据。上图是在零碳状态下,各个行业*的能源泉源。在化工质料、化工、钢铁、重型交通运输等行业,氢能都是*的*主力。纵然在那些电力*主导的行业,氢能可能也是其电力的主要泉源。
未来中国的新工业时代,将是这么一副情景:
俯瞰原来不毛之地的新疆塔克拉玛干,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上密密麻麻的铺满了太阳能板,电池板通过电线毗邻到发电站,电站一面接入国家电网,另一面连通着超大的电解水槽,天生氢气进入高耸天涯的储氢罐,再通过西气东输的氢气专用管道,运送到东部和西南部的工业区。
另一边,我们把视野转回胡焕庸线以东的中原大地。加氢站取代了原来的加油站,重卡、工程机械这些传统的工业柴油消耗大户,现在都用上了氢能。氢气专用管道的这一端,是成片的钢铁厂、化工厂和电厂。氢气取代煤炭和煤粉,成为炼钢的还原剂,化工厂里,氢气取代原来的石油、煤炭、自然气成为氢元素的主要泉源,转变*的是电厂,高达80%效率的燃料电池电堆作为调峰手段,源源不停的将氢能酿成电力,运送到千家万户。
未来的新天下就是,光伏卖力降本,氢能改变天下。
在网络上,我们津津乐道于中国已经成为“蓬勃国家损坏机”,却往往忽视了这个历程中的鸡犬不宁。
让我们看这条曲线。
这就是那条著名的“大象曲线”,反映了全球收入的差异等状态。从1988年到2008这20年间,收入增进最快的有两部门人,一部门是蓬勃国家那1%的全球化精英,另一部门是生长中国家的中产阶级,尤其是中国。有赢就有输,相对的输家就是蓬勃国家的中产阶级和中下层阶级。
这条曲线客观反映了中国现实竞争力不停提升这个近乎bug级的现实,客观上也昭示了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从1991年最先这第五次康波大周期,以盘算机等信息手艺为主要特征的这一波手艺提高,若是剔除中国的影响,对天下整体生产力的提升水平,微乎其微。
权衡一个经济体的生产力崎岖,归根结底是对一次能源的行使总量。一次能源的总量决议了一个社会财富资源的上限。
根据BP的数据,196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552万亿焦耳,到2020年增进到5566万亿焦耳,55年增进了2.6倍,看上去似乎还行,但1965年全球人口32亿,2020年全球人口78亿,增进了1.4倍。平均一下已往55年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只增进了47%。若是思量到这55年中14亿中国人口生涯质量的排山倒海的转变,剩下的国家和区域的生涯质量,险些是原地踏步的。
真正的惠及全社会的手艺提高一定也只能是在一次能源的行使上下功夫。光伏 氢能的连系,是下一次康波大周期的焦点推动力之一。现实告诉我们,信息手艺革命,一定水平上确实提高了效率,但可能也在更洪水平上加剧了差异等,这个结论适用于我们最近最火热的种种观点。
02 氢能推广需要挑战的两个门槛
前途是美妙的,蹊径是崎岖的。“蓝图在手,天下我有”这种段子,只会泛起在武侠小说里。
美妙的愿景需要的是实干家,锱铢必较,不放过任何一个降低成本的环节才是氢能应用不停落地下沉的要害。
氢能推广需要挑战的两个门槛,*个是实现与汽柴油的平价,第二个是作为原质料周全进入工业领域。
迈过*个门槛,氢能将笼罩运输和重型工程机械领域,第二个就是新皇加冕,氢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中央的那一刻。实现的时间点,最终将取决于光伏发电降本的速率。
用户终端面临的氢能成本包罗三部门,也就是制氢、运输和分发。由于现在氢能处于推广的前期,各个机构给的测算需要大量的条件假设,效果往往相差很大,我们会用一个简化的测算历程来贴近现实应用。
制氢*的消耗就是电能。理论上来说,电解水制氢,天生1公斤的氢气需要39.7度电,再加上种种工业消耗,约莫56.3度电。电费是电解水制氢中成本*的一块,问题就在于其他的包罗折旧、人力、资金成本、利润这些怎么测算。
这个问题我们在《》中有过研究,A股上市公司中,原质料成本也许占到所有营业收入的66%,也就是三分之二左右,但这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数据,电解水制氢这种显著的重资产行业,原质料成本也许应该占到营业收入的80%左右,也就是说,电费除以0.8,就是制氢的出厂价。
运输端则取决于运输方式。现在主要有三种氢气运输方式,即长管拖车运氢、管道运氢和液氢罐车运氢三种方式,价钱也差异很大。市场对照公认的效果是200公里以内,长管拖车运氢性价比最高,液氢罐车运输的性价比体现在200-1000公里局限,管道运氢成本很低但这属于政府基建的局限,可遇而不能求。根据100公里局限盘算,长管拖车50MPa气瓶的运输成本是5元每公斤,液氢罐车约莫13.5元每公斤,管道运氢成本*,仅有1.2元每公斤。当大略测算时,我们可以根据100公里,每公斤5元来盘算运输成本。
分发端就是加氢站。相对加油站,加氢站的牢固资产投入要高,当前一个加氢站装备用度约莫在1200万左右,土建用度300万,合计1500万。思量到后期的降本空间,一样平常来说,对于这种大宗商品,销售毛利率10%即可。也就是说制氢 运输成本之和除以0.9,即是最终成本。
两个门槛中的*个,首先就是氢气与汽柴油的平价。这个价钱,对应着约莫每公斤氢气20元,0.18-0.2元每度电。现在我们国家对氢气终端售价津贴的尺度是要求每公斤35元以下,若是思量到全流程的津贴,这个价钱确实可以实现氢气与汽柴油的平价,但若是想彻底甩开津贴这条拐棍,实现真正的平价,这个价钱还需要继续向下。
第二个门槛相对就对照高了。这个价钱对应的是每公斤氢气10元人民币,这已经实现了与*的煤制氢平价。此时的氢能,在化工和冶金上已经具备了性价比,可以在工业上大量应用,尤其是炼钢,可以替换焦炭和煤粉作为还原剂,实现彻底无碳排放。此外氢能还可以取代煤炭,用于储能调峰发电。这个阶段需要将光伏发电的成本降到0.10元每度。
我们当前所处的阶段,正处于*个门槛的前期。我们的光伏度电价钱,刚刚做到0.33-0.36元每度。看似离0.18-0.20元每度的*个门槛有些距离,但依赖政府津贴,以及制氢、运输和分发端超预期的降本速率,氢能的应用正在加速落地。
关于氢能的成本,详细可以参考中石油张轩等人的文章《氢能供应链成天职析》。
03 交通先行,氢燃料汽车首先破局
在氢气实现与汽柴油平价的历程中,当前*的推动力就是国家计划。
昔时那场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沸沸扬扬,效果自然也是自说自话。到了今天,当自由经济的灯塔也最先搞通胀削减法案培育自己的新能源产业的时刻,现代经济学这门学科,简直就是西方没有了耶路撒冷。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宣布了《氢能产业生长中耐久计划(2021-2035 年)》。这个计划明确示意,要在“十四五”末,也就是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
看清晰,不是年销售5万辆,而是保有5万辆。自从2015年氢燃料汽车最先推广以来,速率并不快,销量上就看得出来,2019年氢燃料电池销量跃升到快要2800辆,谁人时刻就有专家展望到2025年10万辆年销量了,随之就是各路俊杰一拥而上,可谓是各处英雄下夕烟,也就有了2020年亿华通的上市。
随后市场就给了这些蜂拥而至的先驱们当头一棒,人人立马“人世苏醒”。疫情带来的对客车以及种种公共用途专用车的需求下降,氢燃料汽车需求直接腰斩,2020年只有1000辆,直到2022年销量才恢复到3000辆的规模。
政策就是实时雨。
停止2022年底,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还不到1.2万辆,这个5万辆的计划目的意味着,未来三年每年销量翻倍增进。根据这个节奏,氢燃料汽车的销量2023-2025划分要实现0.6、1.2、2.4万辆,累计保有量才气到达5.4万辆,刚刚完成保有量计划。
去过洛阳白马寺的同伙可以去找这么一副对联,“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
中国氢能行业产业链也对得起这个计划。虽然这几年倒下了无数的创业者,但中国的氢能行业照样卷王倍出,提高突飞猛进。
除了所有的商用车整车厂都已经拥有手艺贮备之外,单单自力的氢燃料汽车发念头供应商就有亿华通、国鸿氢能、重塑团体等,车载电源环节有欣锐科技、福瑞电气,手艺含量最高的质子交流膜,东岳团体也已经送样,制氢环节则是光伏企业全员介入。
此外,燃料电池装机的主力已经从客车转向以重卡为代表的专用车。氢能早先主要用在都会公交上,就像纯电车最早也是先从都会客车上普及开来一样。从2022年的装车量数据来看,以重卡为代表的专用车已经成为主要的装机车型,这代表着氢燃料汽车已经从纯政府津贴最先向适用偏向转换。
最后,各车型装车电量也不停提升,现在平均装车电量已经到了100KW左右,这也标志着氢燃料汽车在一步步的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氢燃料汽车的未来,是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的星辰大海。
中国商用车的销量颠簸很大,正常年份维持在400万辆左右,这都是氢燃料汽车的鱼塘,还不用说体量同样重大的工程机械市场。
尚有一个不被重视的潜在应用是无人机。消费级锂电池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以及温度顺应性一直是个大问题,一旦氢燃料发念头上机,现有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以及顺应性会获得质的改善,这甚至可能会彻底改变未来战争的形式。
乘用车领域,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改变的是人类生涯的外观。商用车领域,氢燃料汽车的推广的影响现实更大,他会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动员全社会效率的提升。
那一篇最著名的宣言中,有这么一段话,“。。。。。。由于开拓了天下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天下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祛除了,而且天天都还在被祛除。它们被新的工业倾轧掉了,新的工业的确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内陆的质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区域的质料;它们的产物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天下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物来知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物来知足的需要所取代了。”
新能源这个大趋势,在中国这个天下*市场卷完之后一定会推向全天下。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1万辆,仅次于日本,但这仅仅是个最先,汽车,就是下一个纺织品,下一个家电。
可是,卷完之后呢?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中兴,需要新的价值观。着实谜底早就写在那两个最著名的口号里了。
良久以前,家长教育孩子,常有这么一个套路。当孩子厌学的时刻,就带娃去工地上转转,然后跟他说,你要好勤学习,否则就跟他们一样。
所有劳动者固然都是一致的,但不能否认工地搬砖和下厂打螺丝确实辛劳。
着实上面的套路可以有另外一种话术,“你要好勤学习,未来让他们过得好一点。”这就是配合富足。
知乎有这么一个问题“中国光伏天下*了,那以后报废的大量光伏板该怎么接纳行使呢?”,上图是其中的一个回覆。至少,中国的新能源已经最先改变非洲了。
04 关于氢能的投资
二级市场的投资,门槛很低。可从行业的基本面逻辑转到股票上,就成了一门艺术。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荷花效应”,它讲述的是这样的一种征象:一个池塘里的荷花,天天翻倍,*天开一朵,第二天开两朵,第三天开四朵……到第30天正好开满整个池塘,那么开满半个池塘是第几天呢?许多人以为是第15天,着实不是,是最靠近尾声的第29天。从开满半个池塘,到开满整个池塘,只需要一天。
这个效应也常见于我们的典故和俗语中,《道德经》中写道:“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们也常说,“行百里者半九十”,都是荷花效应的另一种表述。
A股反人性其中一个主要显示就是,反荷花效应。一个观点,或者一个新兴行业,一最先就三到五倍直接给你涨到位,然后留下三到五年的震荡期让你生不如死。这照样业绩能够如预期兑现的,若是就是个纯观点,那就从哪来到哪去,挂你在高高的路灯上。
氢能的龙头,现在是亿华通。2022年,亿华通的股价打了四折,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2022年氢燃料汽车市场销量整体翻倍,平均装车电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以是不是市场总量的缘故原由。
缘故原由出在竞争强度上。凭证长江证券环保组的测算:“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燃料电池平均售价为 4676 元/kW,推测2022年平均售价在4600元/kW 左右,2021年整年平均售价为8843元/kW,单价降幅靠近 50%。”单价腰斩,销量翻倍,折腾一年,收入基本原地踏步。又出在2022年大熊市的环境中,没有业绩的亿华通,就这么被市场甩掉了。
亿华通现在没有盈利。我们若是去讨论估值,容易自说自话,意义不大。只要你愿意,什么的样的估值我都能给你攒出来。
我们换一种思绪。我们只需要想一想,现在氢能行业跟2020年相比,是前进了,照样退却了?
固然是前进了。
供应方面,行业供应链越来越成熟,燃料电池的单KW售价不停下降,离大规模应用越来越近。需求方面,氢能计划给出了未来三年明确的年年翻倍的保底采购量。
那么,作为氢能龙头的亿华通,股价是不是至少应该回到2020年的水平?
况且,除了谁人氢能计划,还可能有其他的政策的催化剂。2023年,在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需要津贴,可以自我造血之后,未雨绸缪,政策照样需要找一个未来的经济增进点举行培育。
现在除了氢能,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偏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