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海光信息市值1400亿,又一个超级芯片IPO降生
又一个超级芯片IPO降生。
投资界-天天IPO新闻,今日(8月12日),海光信息正式上岸科创板。此次IPO,海光信息刊行价为36元/股,开盘大涨94.44%,最新市值1400亿元,缔造了今年最大的半导体IPO。
这是一家国产CPU巨头。确立于2014年,海光信息脱胎于中科院,主要从事高端处置器、加速器等盘算芯片产物和系统的研究、开发,产物主要包罗海光通用处置器(CPU)和海光协处置器(DCU)。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业绩泛起大幅增进,营收近23.1亿元,其中主要靠CPU。
眼下CPU创业大潮火爆。从外洋到海内,进军CPU大风越刮越猛,国产CPU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冒出,悄悄涌现出如鸿钧微、遇贤微等一批新生气力。已往一年,VC/PE投资人麋集造访,团体泛起在CPU赛道。沿着国产替换思绪,投资人坚信中国势必会降生天下级的CPU巨头。
脱胎中科院,市值1400亿
超级芯片IPO来了
海光信息的故事始于2014年。
这一年,正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生长的新节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生长推动纲要》公布,千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确立,海光信息应运而生,主攻CPU。
所谓CPU,指中央处置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盘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焦点,是信息处置、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简言之,人们的手机、电脑离不开CPU,现代人的生涯也离不开CPU。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领域被外洋巨头牢牢占有。以主流架构x86 架构服务器 CPU 为例,2020年海内x86服务器芯片出货量698.1万颗,绝大部门市场份额被英特尔和AMD 两家公司占有,合计市场份额跨越 95.00%,尤其是英特尔,产物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这是一个亟需国产替换的领域。从“十五设计”最先,国产CPU自主性的问题多次被提上议程,产业政策不停加码,泰山设计、863设计等科研设计出炉后,一批国产CPU品牌降生。2002年,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流片乐成。2006年,国家还曾推出了“核高基”重大专项,“高”即为高端通用CPU。
海光信息的降生正是处在这一大靠山之下。和脱胎于中科院的龙芯中科类似,海光信息也是中科院系公司的典型代表。停止现在,中科院系上市公司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10%。
早先,海光信息的手艺源起于 AMD 的手艺授权。2016 年 3 月,海光一号 CPU 产物设计启动,两年后实现量产。2017 年 7 月,第二代 CPU 海光二号的产物研发事情启动,两年后也实现了量产。现在海光 CPU 系列海光一号、 海光二号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海光三号完成实验室验证,海光四号处于研发阶段。
由于带有“国家队”光环,一起走来海光信息获得了不少VC/PE机构的支持。2014年海光信息天使轮融资中,中科曙光、国科投资、CBC宽带资源、混沌投资、长虹电器、金石投资、天创资源、中冀投资、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都来了。
2018年,海光信息启动A轮融资,获得长虹电器、成都产业团体、成都高投团体、新鼎资源、钛信资源、工银亚投、国科投资等机构的支持。同年A 轮,获得海河产业基金加码。
从2019年最先,中国半导体投资最先大发作,随后海光信息顺遂完成了B轮和C轮融资,融泰中和、晨山资源、昆高新团体介入投资。
直至今日,海光信息终于登上IPO敲钟舞台,最新市值1400亿。果然数据显示,停止2022年6月13日,A股300多家科创板企业中,但市值跨越900亿元的公司仅4家。
主打国产CPU,一年进账超20亿
那么,海光信息凭什么撑起一个千亿IPO?
海光信息的产物主要分为通用处置器(CPU)和协处置器(DCU),但主要收入泉源为CPU。
从招股书看到,2019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划分为3.79亿元、10.22亿元和 23.1亿 元,其中CPU的销售收入在营业收入的占比达100.00%、100.00%和89.66%。
已往两年,国产CPU出现发作之势,海光信息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招股书提到,营收增进缘故原由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拓展了新的客户,服务器厂商对国产 CPU 需求增添;第二,2020 年,海光二号系列CPU芯片实现规模化出货,2021 年,公司深算一号芯片实现规模化出货,进一步厚实了产物线,促进了销售收入的增进。
主要开支是研发。招股书显示,2019至2021年,海光信息累计研发投入为3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到达 95.35%。而2019至2021年,海光信息研发支出约8.65亿元、10.89亿元、15.85亿元,逐年增添。
但营收大涨后,归母净利润同步实现了较大增进。2019年至2021年,海光信息归母净利润划分为-8290.46万元、-3914.45万元和3.27亿元。2021 年,海光信息自设立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招股书提到,2021 年,海内最终客户对海光的需求日益强劲,延续谋划远景优越。2022 年 1-9 月,公司营业收入预计约为 36.70 亿元至 40.80 亿元,同比增进 170% 至 200%;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6.10 亿元至 7.00 亿元,同比增进 392% 至 465%。
现在海光信息的产物下游客户主要为公司中国移动、浪潮、遐想、新华三、同方等服务器厂商,且客户集中度较高。海光信息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划分为 99.12%、92.21% 和 91.23%。
事实上,若是说在手艺、规模效应等方面,海光信息可能不具有那么显著优势,但最大的特点是国产。2020 年,海光信息CPU 产物销售量约占总体市场份额的 3.75%,占有了 国产 x86 服务器处置器绝大部门市场份额。
停止 2022 年 2 月 27 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2021-2022 服务器 集采中标名单中,合计国产服务器整机集采额 73.47 亿元,其中搭载海光处置器 的服务器整机集采额 37.84 亿元,占比到达 50%。
CPU创业潮大发作有人融资凶猛,有人濒临倒闭
海光信息IPO市值大涨,堪称国产CPU火爆的一缕缩影。
从外洋到海内,CPU大风越刮越猛。从2020年9月英伟达设计从孙正义手中收购ARM,再到2021年公布第一个数据中央CPU,GPU巨头英伟达在CPU领域的野心已展露无疑。虽然英伟达收购ARM最终落败,但英伟达仍示意未来将坚持“CPU GPU DPU”的三芯战略。而海内GPU初创公司壁仞首创人张文也曾示意,要搭建 “CPU GPU DPU” 的数据中央系统级解决方案。
这个赛道到底有多热?不久前,国产CPU第一股龙芯中科乐成上岸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大涨,现市值超380亿元,市盈率高达183。
国产CPU创业潮势不能挡。鸿钧微、遇贤微等新确立的CPU公司正陆陆续续浮出水面。他们大多低调神秘,在公司官网也很难见到首创人团队的身影,但融资速率快,融资金额令人咋舌。
今年5月,确立不到一年的鸿钧微电子完成近8亿元的天使轮与Pre-A轮融资,除华登国际、高瓴创投、鼎晖VGC(创新与生长基金)三家一线机构团结领投外,其他投资人包罗壁仞科技、芯岚微、晨道资源、星睿资源、松禾资源、六脉资源、C资源、中益仁资源、海河启睿资源、小即是大创投等,简朴细数,多达十多家机构。
鸿钧微电子首创团队阵容豪华,将开发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CPU。其中,公司CEO沈荣英特尔事情跨越20年,介入了x86架构服务器替换传统RISC架构服务器的历程;CTO陈伟祥曾是华为鲲鹏内核的主架构师,还曾在阿里平头哥团队“倚天710”项目中担任SoC设计卖力人。
此外,遇贤微近期也获得了A轮融资,受到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广开芯泉基金、创新工厂、陈大一致投资人的支持。创新工厂执行董事兼半导体总司理王震翔示意:“海内大市场对具备竞争力的服务器CPU期待已久。”
2021年,遇贤微天使轮曾融资数亿元,投资方包罗创新工厂、常春藤资源、光远资源、东方嘉富、源来资源。遇贤微首创人LUO YONG曾在国产 CPU 公司兆芯担任副总司理,团结首创人姬信伟为曾为英特尔科学家,华为美国研发总监。
曾几何时,CPU是一个冷门赛道,仅有少量国家队靠山的投资机构活跃在这一片江湖,而随同着国产替换的浪潮卷来,国产CPU最先火爆起来,海内VC/PE机构大肆涌入,这是已往未曾见到的热闹情景。
喧嚣之下,泡沫也最先浮现出来。最近,一家着名CPU创业公司——启灵芯驱逐的新闻在坊间撒播。资料显示,启灵芯确立于2021下半年,焦点手艺团队出自阿里平头哥,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两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约 6 亿元。
但好景不长。据《晚点LatePost》报道,启灵芯内部信显示,住手运营是由于有 “合资人不配合融资”。今年6 月前,启灵芯还在招聘,发出了近 40 个新 offer。但从 7 月起,候选人入职流程陆续被暂停。现首创人林葳已不再担任启灵芯法人,本月,林葳曾在启灵芯上海办公室向部门员工劈面致歉,称 “对不起人人”。
事实上,关于质疑CPU赛道声音一直都存在。不少投资人示意看不懂。北京某半导体产业基金投资人告诉投资界,CPU这个赛道一定是寡头名目,CPU和生态深度绑定,下游客户没有购置多种CPU的需求。
但更多投资人坚信:服务器CPU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也是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最具挑战力的“塔尖”,中国作为在全球半导体领域迎头遇上的国家,一定会泛起全球领先的服务器CPU公司。正如现在,第一家千亿市值的国产CPU巨头已经跑出来。
本文
上一篇:超230亿基金签约落地无锡
下一篇:2022中国绿色产业生长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