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再不开学,文具公司撑不住了

2022年4月尾,晨光文具发出通告:2022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76亿元,同比下降了16.04%。    

另一个文具上市公司同心团体同样显示不佳,遭遇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

2022年3月21日位于东莞虎门的着名文具企业“南栅国际”宣布倒闭,缘故原由是公司资金链断裂。

作为文具领域的主要分支——制笔行业,亏损企业数目在不停增添,凭证中国制笔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制笔行业亏损企业数目到达52家,亏损额3.38亿元,为近年最高值。2021年亏损企业数目下降至37家,亏损额1.34亿元。

文具行业此前多年一直保持高速增进,现在却整体萎缩。

晨光公司在回应投资者关于利润下降的诘责时称,主因是“受疫情影响”,并示意会起劲准备并做好疫情后的运营恢复事情。

晨光股份股价显示(自上市至今)

这已经是晨光文具延续两年泛起一季度业绩下降的情形。上一次,晨光给出的理由也是疫情。

南栅国际文具关于倒闭给出的理由,则是全球疫情、欧洲战乱、香港银行收紧信贷融资等因素导致的资金链断裂。

中国制笔协会和晨光一样,也将行业亏损企业数目增添归罪于疫情。然则,疫情对文具行业的影响真的这么大吗?

01、文具企业苦疫情久矣!

疫情的影响远不止学生文具,而是整个文具行业的底盘。

6月27日,已经在家里圈养了两个月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开启周全返校复学。家长们兴高采烈,喜送“神兽归笼”。凭证北京教育部门划定,7月15日,全市中小学将放暑假。

这也意味着,北京中小学生的这个学期,缩水了快要一半。

不外,这并非最近两年北京学生的“最迷你学期”。2020年6月1日,北京45万中小学生迎来复学。这个时刻,距离他们因疫情与师生、校园远离,已经长达135天。该学期的上课时间仅有以往的四分之一。

这样的情形在天下许多都会在差异水平地上演。

2022年6月13日,许多上海的中学在门口铺上了红地毯,先生们列起队伍,迎接从疫情中脱困而出的中考生们重返校园。这距离上次先生们线下上课,时间已经由去了三个多月。

上海相关部门示意,此次疫情防控时代,约有152.3万中小学生加入线上教学。

据有媒体统计,在今年3月份时代,天下十余个省市校内校外线下授课所有叫停。

2021年中国教育部曾对外宣布,疫情防控时代我国实现了50多万所学校、2亿多名在校生、2200多万名教职工“停课一直教、停课一直学”。

这意味着仅在2021年,就有2亿多在校生、2000多万教职工有差异水平的停课,文具行业深受其害。

作为文具行业的最大客户群体,学生的文具使用情形一直是文具企业业绩的晴雨表。晨光文具的“学生文具”板块业绩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这个趋势。

自2015年上市起至2019年,晨光文具学生文具板块的业绩增幅划分26.55%、19.13%、18.87%、13.79%和42.35%,基今年平均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

在疫情发生的2020年,这个增速酿成了2.29%,2021年也仅仅恢复到15.61%。

与此同时,让家长们印象深刻的、围绕在学校周围的晨光文具零售商铺,也遭遇了“闭店潮”。2019年,晨光文具称在天下拥有35家一级互助同伴、近1200个都会的二、三级互助同伴,跨越8.5万家零售终端。但到2021年报中,零售终端数值已缩减至8万家。

固然,疫情的影响远不止学生文具,而是整个文具行业的底盘。

凭证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数据,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的1-11月,文教办公用品制造完成营业收入1367亿元,同比下降1%,累计完成利润总额79亿元,同比下降11%。

此外,中国文体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国际上一直占有相当比重,全球性的疫情,还严重影响了出口。凭证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文具出口额到达350.8亿元,同比2019年的409.56亿元相比下降14.34%。

02、你有多久没拿笔了?

种种“无纸化”、“数字化”的推进,已经给文具行业带来了切实的袭击。

除了学生文具,文具行业另有两个主要的传统板块,那就是誊写文具和办公牍具。而这两个板块,也都差异水平地在时代的历程中显得步履蹒跚。

凭证中国制笔协会数据,2020年制笔行业212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下降11%;实现利润7亿元,同比下降20%。2021年制笔行业217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营业收入150亿元,同比增进仅为1%。

出口方面,中国制笔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制笔行业出口金额为24亿美元,同比下降16%,出口额处于十年来的最低点。2021年,制笔行业出口金额为28亿美元,虽然同比增添21%,不外也仅仅是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数据看上去,似乎仍是疫情惹的祸。不外细思之下,真的全赖疫情吗?

想要搞清晰这个问题,先不妨问问自己,已经有多久没有拿笔了。你有多灾回覆这个问题,就意味着文具行业面临的情形有多残酷。

现在的我们,签批文件可以使用线上流程,相同事情可以使用电子文档,就连集会纪要都可以直接语音转文字整理。

事实上,种种“无纸化”、“数字化”的推进,已经给文具行业带来了切实的袭击。

这种情形我们可以从顺丰的相关数据中看到一些眉目。公然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0年,顺丰时效件的产物组成中,文件类产物的比例从42%下降至34%。

而晨光文具自2020年以来,办公牍具等传统营业毛利率逐渐下滑,到2021年起呈周全负增进态势。

此外,远程办公的兴起,也给文具行业的未来又增添了一份不确定因素。

今年5月,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示意,Facebook将最先允许许多员工永远性地最先在家办公。包罗Twitter、Google在内的一些大公司已经确定,纵然在新冠疫情大盛行消退之后,远程办公仍将连续。

疫情防控时代,海内远程办公人数从500万左右,激增到4亿 。Gartner预计,2024年全球远程事情者占到所有雇员的30%,约6亿人;2025 年,中国接纳远程办公的人群数目将到达天下第一。

为什么我们会以为远程办公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正是由于网络办公的界限正在逐步扩大到越来越多的办公内容。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估量,在美国37%的事情似乎可以都在家里完成,而在硅谷和旧金山区域,可以到达51%和45%。

若是连办公室都可以不用了,那办公牍具似乎也没有那么不能或缺。

以是就算疫情竣事了,留给纸笔和办公牍具这些传统营业的空间和时间,也已经不像早年了!

03、老营业艰难撑场子

纵观晨光文具们的财政情形,新营业很热闹,但苦苦撑着场子的,仍然是日子欠好过的老营业。

这样的形势之下,以晨光为代表的文具企业必须求变。

今年3月份,晨光把上市公司名称从“晨光文具”改为“晨光股份”,理由是“近年来公司新营业快速生长,新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逐年增大”,数据显示,在2020年时,其新营业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就已超40%。更改上市公司名称可以“更好体现公司营业及战略结构。”

这个让晨光改变上市公司名称的新营业,主要是指办公直销。

办公直销,指的是向B端用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再通俗点说,就是大宗采购。

近些年来,国家力推政企采购的电商化,要求央企把低值易耗的办公物资做整合举行电子化采购。

亿邦智库《2021数字化采购生长讲述》指出,2020年中国办公用品、MRO、生产辅料、员工福利等非生产性物资采购市场规模达十万亿级。其中,以MRO和办公用品采购数字化历程走在前线,两大品类市场规模都跨越2万亿,但数字化渗透率均不足5%。

据公然报道显示,2013年国家电网集采招标,同心团体中标的一个订单就有四五亿的规模。

由于办公直销规模大,增收奏效快,相符政府采购偏向,各大企业纷纷结构。2011年前后,得力、晨光、同心等头部企业,纷纷孵化出各自的采购平台:得力集什、晨光科力普、同心商城。

2019年最先,晨光将办公直销板块列入年报宣布数据,至2021年,该营业板块年增速为41.45%、36.69、55.30%,远高于传统营业增速。凭证2021年报,晨光的办公直销占营收比已经到达了44.11%。2022年一季报显示,晨光办公直销营收21.46亿元,占总营收的50.74%。

凭证《经济考察报》对得力团体CEO陈雪强的采访文章显示,得力的政企采购营业在2021年突破100亿。

同心团体2021年财报显示,同心B2B大客户营业实现营业收入80.6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7.92%。

从数字上看,大宗采购可以辅助企业迅速到达增收的目的,不外由于议价权较弱,该营业在对利润的孝顺上,显得力有未逮。

重度依赖大客户采购的同心团体,营业利润率更显得有些阴晴不定。该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82.36亿元,却净亏5.42亿,即即是不思量商誉减值,净利润也仅为0.88亿元。

晨光办公直销商务平台“晨光科力普”从2012年最先确立,直到2016年才最先盈利。2021年,晨光科力普孝顺四成营收,但孝顺净利润仅为2.42亿,占总利润比15.92%,且毛利率呈逐渐下滑趋势,在众多产物序列中处于垫底职位。

办公直销营业的逻辑实在相对简朴,走的是以价换量的批发蹊径。在利润方面企业险些指望不上。

此外,晨光最主要的新营业就是“九木杂物社”,旨在打造中高端文创杂货零售品牌。但迄今为止,该项营业仍然处于连续亏损阶段。

纵观晨光文具们的财政情形,新营业很热闹,但苦苦撑着场子的,仍然是日子欠好过的老营业。

04、写在最后

文具是“小产物、大市场”的典型代表之一。我们传统的誊写文化以及对教育的重视,注定了这是一个值得深耕的赛道。

未来,文具企业们除了在B端需要保持收入规模上的增进,C端产物附加值的提升也将愈发主要。一个孝顺收入规模,一个孝顺利润规模。

我国文具行业至今还未泛起寡头企业,市场名目仍较涣散——CR4不到17%,产业集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意味着,“晨光们”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只是,要先等学生和先生们的生涯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