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周杰伦黑胶从6000元涨到2万多,为何黑胶「理财富
今晚你是否也被周杰伦刷爆了同伙圈?
随着TME在Q1财报电话聚会上宣布周杰伦将在两天后在TME四个平台重映两场演唱会,当天预约人数就跨越了1000万。毫无疑问,这次周杰伦的演唱会旁观人数必将再创新高。
而在同伙圈中,剁椒TMT还看到了熟悉的周杰伦黑胶唱片,原价6000多元的周杰伦20周年黑胶唱片套装现在市价已到达1.8万元。
甚至在淘宝上,已经到达2.2万元。云云收益率,得让若干现在理财富品自愧不如。难怪有人称黑胶唱片为理财富品。
而且黑胶涨价不仅是市场的行情导致,黑胶生产成本也在涨。
延续三年的疫情,俄乌战争的炮火,都抬高了汽油的价钱,进而动员塑料的价钱上涨,也就是黑胶的原质料,PVC。Billboard报道,美国黑胶唱片因此价钱直接上涨20%。
国产黑胶唱片也遭遇同样的情形。据亚洲最大黑胶唱片压碟厂永通的销售总监邱莉先容,不仅是聚乙烯,由于生产的所有原质料基本都来自外洋,从近期来看,成本也许增进了10%。以是,国产唱片也泛起了一定涨幅。但有业内人士先容,由于国产唱片相对入口唱片中央环节更多,零售价普遍更高,以是涨幅看起来没那么大。
但这并不影响部门黑胶消费者们的热情。“该怎么买照样怎么买。”
若是说2018年海内黑胶生产线复产是海内黑胶的新起点,那么2020年周杰伦推出的黑胶大碟珍藏套装则将黑胶风潮推向了一个全民关注的小热潮。
在部门业内人士感伤黑胶繁荣是伪命题的同时,黑胶唱片却不停成为话题,见诸各大潮牌、奢侈品的系列中,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谈资。
现在回魂的黑胶唱片不再只是音乐的载体,而是轻松跑赢通胀的理财富品,是爱马仕、LV的定制单品,是潮水玩家的时尚珍藏,也是文艺青年的装逼利器。
而在这一场阵容赫赫的黑胶潮中,谁从中赚到钱了呢?
当黑胶成为时尚,你愿意卖肾买一张盘吗?
黑胶唱片消费的金字塔,顶端是一小撮收支于拍卖会和唱片店的珍藏家们。
2012年,梁源在香港买了飞碟唱片88年刊行的张雨生第一张小我私人专辑《天天想你》,花了400元港币(按那时年度平均汇率算,约合人民币325元),而十年已往,现在一个更差的版本,价钱也能增添9倍,卖到4000元人民币,年利率靠近12%。而这样来自差异地方,差异时间的黑胶唱片,梁源有两万多张。
吉尼斯天下纪录认证的天下最贵黑胶唱片还可高到达7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34万),是披头士的一张《The White Album》(白色专辑),被披头士鼓手Ringo Starr从拍卖会上买走。
“黑胶唱片有自己怪异的历史价值”,梁源说。从手艺上来说,黑胶唱片不是个先进的载体,手艺指标并不够好,但贵在纪录了黑胶唱片谁人年月的音乐。“好比回到披头士年月的音乐,那时刻没有CD,人人听的都是黑胶,以是黑胶唱片是披头士在谁人时代唱片应该发出的声音。”
尚有人听的是一种习惯。只管从1992年之后,中国就进入CD时代,黑胶这种体积大、播放方式相对庞大的音乐载体在尚未真正进入寻常国民家时,就已经被镌汰,但仍有那么一些人,从小养成了听黑胶的习惯。
来自武汉的90后乐迷Joy回忆,在上世纪90年月,他的怙恃和周围亲戚中,用唱机听盛行音乐并不罕有。厥后在巴黎留学时代和预科同砚一起听古典演出时,他是谁人预科班里唯一没有睡着或走神的中国人。留学生宿舍里还撒播着他“来巴黎的行李箱里有一半都是唱片”的传说。在去巴黎念书之前,Joy还会去二手市场淘黑胶唱片,或是通过易趣直接从外洋购置。但究竟黑胶易碎,运送多有未便,去巴黎留学之后,Joy的听歌习惯最先改变,不再买黑胶。只管仍会花大量的时间驻足在唱片店里,但他最先买更轻巧的CD,或是用上时兴的流媒体。
在金字塔底端,是人数众多的粉丝和文艺青年们。这群周杰伦、鹿晗、泰勒斯威夫特等等的粉丝们撑起了黑胶市场的极大部门增量。
他们对价钱不敏感,出于支持偶像的心态,即便家里没有唱片机,也会第一时间抢购。况且现在黑胶唱片制作也越来越优美,光是看黑胶的形式,也给人消费的感动。
粉丝OLF珍藏CD已经多年,盛行乐的CD险些买了个遍,近两年最先珍藏黑胶,虽然预算吃紧,但他最近照样咬牙买下了Oasis主唱Liam Gallagher的新专辑,这张尚未刊行的黑胶唱片在转动时会形成走马灯的效果,OLF先容这叫“魔幻胶”。原价在230人民币左右的这张专辑在淘宝上已经可以到500元,OLF基本舍不得放,只放在家里珍藏。
固然,更多的粉丝消费于黑胶的次数更少。西欧黑胶唱片代购小海先容, 虽然近两年黑胶价钱有所上涨,客户都可以明晰,而且人人是由于喜欢这个明星才花钱,一个小幅度的涨价并无所谓,更况且一个歌手一年也出不了几张黑胶,粉丝花钱在黑胶上的时机并不多。
当黑胶繁荣在黑胶唱片店之外
圣诞节交流礼物,美国西海岸留学生小白第一个想到的爵士黑胶唱片,其次是红酒醒酒器,由于可以“自然吐露”自己的品味,只管他平时并不听爵士,也不听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已成为“品味”、“潮水”的代名词,这一点毋庸置疑。
爱马仕专属定制系列就曾多次推出了黑胶唱机,LV则在2021秋冬男装系列推出要价跨越2千美元的黑胶唱片盒,潮牌Supreme也在今年推出了黑胶唱片机,Gucci和美国大热歌手碧梨(BillieEilish)还联名刊行了《Happier Than Ever》的限量黑胶唱片。COMME des GARÇONS、KAWS、村上隆、FUTURA、奈良美智等艺术家联名黑胶唱片都是潮水玩家中的抢手单品。
去年12月,腾讯音乐娱乐团体(TME)推出日本艺术家空山基x海内盛行歌手刘雨昕联名版黑胶唱片《Xanadu》,不仅是要吸引粉丝,也意在吸引潮水玩家的注重,实现流传上的“破圈”。
现在若是在小红书上搜索“黑胶”,更有跨越15万篇条记,是之前火热的“livehouse”的两倍,但若是搜索“黑胶唱片机”或“黑胶唱片”,则两者加起来才7万多。而剩下的七万多篇条记中,除开与黑胶唱片文化完全不相关的“黑胶天幕”、“黑胶帐篷”小品类,则是众多从黑胶唱片衍生出去的玩法。如黑胶咖啡店、黑胶主题旅店、民宿、黑胶唱片涂鸦、黑胶唱片扩香器等。
但热闹是他们的,黑胶唱片店什么也没有。
位于武汉的小宋CD从春节到现在,只有七天开了张,生意相比去幼年了七成,现在他连进货的欲望都没有了。
一线都会的偕行受到疫情和经济大环境影响更严重,同伙圈的偕行要么阒寂无声,要么做直播、发同伙圈线上卖唱片自救。
那做线上呢?唱片店若是想要转线上,也并不容易。据先容,淘宝上的有些唱片偕行会打“价钱战”,靠极低的价钱引流或促销,有些价钱甚至比批发价还低。而实体唱片店有房租压力和库存压力,难靠低价取胜。
小宋CD已经开了二十来年,中央迁址关停十余次,仍然活了下来。更多时刻,生计的信心来自一批忠实的客人,即便淘宝上的价钱更廉价,但总有一批客人愿意来店里消费,“他要让你赚钱,由于他想你活下来。他知道你的价钱比网上高,但他就喜欢来。他会以为哪天不来你这里,似乎瑕玷什么,似乎你这里就是一个教堂,一个灵魂包容所“。
宋一壮还提到,这股“黑胶热”也让唱片店里不时有网红来打卡。即便唱片店成为旅游景点,但这些前来摄影的“游客”未必会买唱片。反而“卖咖啡或茶水,或许(唱片店)还能活得更久一点”。现在,各多数会中,简直有了不少“黑胶咖啡馆”,年轻一代的黑胶兴趣者们出售饮品点心的同时也出售黑胶唱片,上海的臻音堂、成都的士多都是这样的模式。
“既然单纯的唱片店在现在的高昂租金和人工成本之下难以为继,唱片加上其他营业模式的夹杂谋划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广州黑胶唱片主题民宿无界新居主理人Jerry在一篇推文中这样写道。
“在总结民宿谋划的履历时,合资人Frank以为,好的民宿一定是有辨识度的。从主题到软装都要在民宿平台上有很高的辨识度,才气脱颖而出,让客人仅看图片,就能直接订房,或是吸引到企业、小我私人选择这里作为拍摄场景。
于是,在确立新的民宿时,Frank和Jerry想到了以“黑胶唱片”为主题,通过“广州首家黑胶唱片主题复古民宿”的定位让这家民宿有了高辨识度,而陈列的黑胶唱片自带故事感和情怀,和复古软装设计也相得益彰。
作为天下最大的黑胶刊行方,嘿呦音乐不仅推出过一系列以黑胶为主题的流动,如黑胶墟市、在书店举行“黑市场快闪店”等,以推广黑胶品牌文化,还打造了线下音乐消费场景“超级黑胶工厂”,既提供种种流动和轻食,也提供音乐零售。
黑胶繁荣,谁赚到钱了?
据IFPI数据,海内黑胶市场一直在迅猛增进,2020年收入增进到达359.3%,是全球黑胶唱片销售收入增速最快的市场,2021年收入增进144.1%,增速虽有下滑,仍保持高速增进。
首先要说的是,黑胶市场增速云云可观也是由于原本市场基数小,其次,邱莉提到,近年由于疫情,刊行商更倾向于发单价更高的黑胶唱片而不是CD,加上黑胶生产成本不停上升,黑胶价钱也有上涨,云云在刊行量和单价都提高的情形下,黑胶市场规模自然迅速扩大。
但黑胶市场规模扩大也是事实。2020年周杰伦刊行20年黑胶大碟珍藏套装,内地版预定量就跨越5000套,最后销量据传在三四十万张左右。台版套装预订价约6990元人民币,出货两个月后价钱就到达1.2-2.8万人民币。由于市场受到关注,甚至还泛起盗版问题,一批仿真度极高的周杰伦黑胶套装被看成真品出售,价钱在 7000-15000 元不等,到达原版价钱的1-2倍。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音乐公司和艺人事情室最先刊行黑胶唱片,如邓紫棋、鹿晗、周深、袁娅维等。与此同时,2019年《乐队的炎天》之后,自力音乐人生计状态有显著改善,更多的自力音乐人也最先刊行黑胶唱片。
那么,谁赚到钱了呢?
西安音乐厅爱乐黑胶馆馆长唐明以为,“所有公司原理相同,看做事能力了。基本上器材公司最稳固,唱片署理或者自己灌制刊行最赚,零售商最不稳固。”
作为海内最大生产商,永通对海内黑胶唱片市场的扩大感受最为显著。由于近两年海内黑胶唱片需求增进,永通已经逐渐扩展至10条生产线,成为亚洲最大的黑胶生产基地。而且由于黑胶“风大”,吸引了更多人入局,在天下多地陆续泛起有一两条产线的小规模黑胶生产商。但据邱莉先容,今年各大音乐公司的订单相比去年有所削减,自力音乐人的订单则愈甚。对于小生产商而言,今年需求削减,而成本还在增进,谋划情形或许会变得有挑战性。
或许对照出乎意料的是,只管一个主流艺人黑胶刊行量险些是一个头部自力音乐人的10倍甚至20倍,但据邱莉先容,若是撇除周杰伦的项目的话,艺人和自力音乐人在黑胶唱片市场的份额大致应该是相当的。鲜少被关注的自力音乐人们着实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可能在你身边就有一个自力音乐人”,邱莉说,“你并不知道,原来他除了有一份正职,也爱玩音乐,而且每小我私人都有一个梦想,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以为我花万把块钱让自己出一张唱片不是问题,他们想为自己留下一些纪念。”
而且由于一张黑胶最贵的成本并不在生产上,而是在版权上,也有业内人士以为,自力音乐人有自己音乐的版权,由于受众精准,还可自己刊行,中央环节少,利润空间大,“卖一张就赚一张的钱”,虽然要卖光的时间对照久,但反而是赚钱的生意。
反观艺人,版权持有者通常是唱片公司,版权用度动辄几十万,中央还涉及到刊行商、渠道商,加上即便有些唱片公司直接和电商或音乐平台相助,但究竟多了第三方,整个利益结构也大有差异。由于销售成本要高得多,销量的压力也会高许多。
况且现在部门自力音乐人的黑胶唱片价钱也并不比主流音乐人低,例如,毛不易一张《幼鸟指南》黑胶唱片售价为299元,而惘闻乐队《十万个为什么》黑胶唱片售价为280元,后者的利润空间显然会大许多。
只管在不少从业者看来,黑胶繁荣只是一个伪命题,尤其对于实体唱片店而言,扛着房租和人力成本,在频频的疫情下更多是感受到客流的削减,但宏观来看,海内年轻一代对黑胶唱片的认知是在提高的,现在的黑胶唱片,是音乐,是潮水,也是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