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水产大国产业升级空间有多大?

熊猫说

水产业(或称渔业)是人类行使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效,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物的社会产业部门。一样平常分为海洋水产业和淡水水产业。水产业可为人民生涯和国家建设提供食物和工业质料。本期,熊猫君将眼光投至水产行业,与人人分享水产行业的市场概况及生长历程。在这个研究中,你将看到如下几个部门:

一、我国及外洋水产市场规模及供需关系

1)我国水产市场规模及供需关系

2)全球分国家水产物总产量排名

二、我国及外洋水产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1)我国水产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2)外洋水产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三、我国及外洋水产物品种对比

四、我国渔业生长历程


一、我国及外洋水产市场规模及供需关系

1. 我国水产市场规模及供需关系

图1:我国水产市场规模(单元:亿元)

数据泉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在市场规模方面,2020年,我国水产业市场总产值近1.3万亿,其中淡水产值(淡水捕捞及淡水养殖)总产值约达6791亿元,海水产值(海水捕捞及海水养殖)总产值约达6033亿元。总体来看,2011至2020年,水产业市场总产值逐年增进,增速达8%;其中,淡水产值规模略大于海水产值规模。

图2:我国水产物总产量(单元:万吨)

数据泉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在水产物总产量方面,2020年,我国水产物总产量达6549万吨,其中淡水水产物总产量达3235万吨,海水水产物总产量达3314万吨。自1980年至2020年,我国水产物总产量在40年间增进了14%。详细而言,海水水产物总产量略高于淡水水产物总产量。

图3: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分省漫衍

数据泉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在海水养殖方面,我国海水养殖主要行使海上和滩涂举行养殖。其中,辽宁和山东是海上养殖大省,养殖面积占比最大。

图4:我国淡水养殖面积分省漫衍

数据泉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在淡水养殖方面,我国淡水养殖以池塘、稻田、水库三洪水体养殖为主,在养殖面积占譬喻面,湖南、湖北等华中区域省份养殖面积占比最大。

图5:我国水产物供需量差异舆图(单元:万吨)

数据泉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凭证水产物供需量划分,我国北上广深及川渝区域水产物求过于供,而沿海省份及湖北省的水产物供大于求。凭证供需量舆图显示,我国水产产销区域漫衍不均,水产物需要经由远程运输才气从产地到达销地。然而,由于水产物脱离水就会殒命,相比其他农业产业,水产业对运输的要求极高,对冷链配送的运输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从而导致物流的消耗率和物流成本偏高。

2. 全球分国家水产物总产量排名

图6:全球分国家水产物2019年总产量(单元:万吨)

数据泉源:团结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天下银行

凭证水产物总产量划分,美国、俄罗斯、日本、挪威、智利为全球水产物生产大国,水产物总产量居于全球前线。详细来看,中国的养殖产量远超捕捞产量,大部门外洋国家的水产物产量也主要来自捕捞而并非养殖。现在,只有韩国的养殖水产物跨越了捕捞水产物的产量。要做到可连续渔业生长,必须要在养殖手艺和环境影响方面再做文章。


二、我国及外洋水产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1. 我国水产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我们凭证水产上市公司的主营营业,将其根据饲料、捕捞、海水淡水养殖、以及水产物加工和运输举行分类。

图7:水产业饲料上市公司及捕捞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数据泉源:公司年报、萝卜投研

在水产业饲料端,上市公司主要以通威股份和海大团体为代表。其中通威股份的市值约1900亿,海大团体的市值约1100亿元。两公司的营收情形优越,毛利率,净利率及市场占有率均处于领先职位。

在水产业捕捞方面,上市公司主要以中水渔业和洽当家为代表,两者的市值相比饲料公司差距较大。中水渔业的市值约为21亿元,好当家的市值约为36亿元。其中,好当家的毛利率与净利率划分为6%与5%,而中水渔业则处于亏损状态。

图8:水产业养殖及加工、运输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数据泉源:公司年报、萝卜投研

在养殖端,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国联水产、獐子岛、大湖股份、东方海洋等。在市值和营收方面,国联水产处于领先职位。在毛利率与净利率方面,国联水产和东方海洋在2020年处于亏损状态,而獐子岛和大湖股份则处于盈利状态。

在水产物加工,运输方面,代表企业主要有佳沃食物与开创国际。在主营产物方面,佳沃食物的营收主要来自三文鱼,而开创国际的营收主要来自金枪鱼。

2. 外洋水产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图9:日本水产业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数据泉源:公司年报、Capital IQ

图10:外洋其他国家水产业上市公司谋划概况

数据泉源:公司年报、Capital IQ

通过对比日本及其他外洋国家水产物上市公司谋划概况可以得出,我国水产业上市公司相比日本、挪威、泰国、英国等国家的水产业上市公司,在市值、营收、毛利率、净利率等方面具有较大差距。挪威的Movi ASA公司以及泰国的正大团体毛利率均达38%,远超我国同类型上市公司。我国水产业上市企业仍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


三、我国及外洋水产物品种对比

图11:全球水产产值TOP50品种

数据泉源:团结国粮农组织

在全球水产物产值TOP50的品种中,中国占有29个品种。而在前10大产值品种中,中国具有其中的9个品种。由此说明,我国的水产资源厚实,产能优势显著,未来值得深入挖掘和行使,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

图12:中国与外洋经济水产物对比(单元:万美元)

数据泉源:团结国粮农组织

在图12中,绿色的线示意我国主要的经济水产物,以小龙虾、草鱼、大闸蟹/毛蟹为主。灰色的线代表外洋主要的经济水产物,大西洋三文鱼为主。在经济水产物方面,我国的经济水产物品种与外洋存在较大的差异,未来我国水产业生长应当遵照国情,因地制宜,生长特色的水产蹊径。


四、我国渔业生长历程

中国渔业生长与改造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 生产恢复(1949-1957)

国家确立初期,包罗水产物在内的种种农产物产量都极低,食物极端欠缺。1950年,水产物人年均占有量仅1.65千克,远低于7.7千克的天下平均水平。这时渔业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恢复和生永生产。1950年2月,首届天下渔业集会确定了“恢复渔业生产”的事情目的。“一五”时代,渔业资源相对厚实,渔民相助互助和社会主义刷新得以开展,生产恢复迅速。1957年底,水产物总量已经增进到346.9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56.5万吨,是1954年的2倍。人均占有量也上升到4.82千克。

2. 生产倘佯(1958-1969)

1958年最先,特殊历史时期的政策也影响到水产业,水产部门提出一些不切现实的生产高指标。盲目增添捕捞强度损坏了渔业资源,粮食主要引发的围湖造田等行为阻碍了养殖生产,渔民生产起劲性受到严重影响,渔业养殖和捕捞产量周全下降,1962年跌入1954年以来的谷底,水产物年产量仅255.1万吨,人均占有量仅3.39公斤。为稳固生产,1962年底的天下水产事情集会明确“海淡并举,养捕并举,国营和整体并举,因地制宜,多种谋划”的事情目的,渔业生产进入三年调整期。1965年产量回升到331.8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首次跨越淡水捕捞,人均占有量上升到4.11公斤。

3. 治理机构重修和生产回升(1970-1977)

1970年,社会略趋稳固,各级水产机构陆续恢复。在周恩来总理对增强渔汛向导问题作出指示后,各渔区也恢复或确立了渔业渔区指挥部。1975年3月,农林部第一次天下群众渔港建设集会明确提出“民办公助,自力重生”的渔港建设原则,群众渔港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基建设计项目。1977年3月,天下林业、水产事情集会对水发生产目的举行了重大调整,确立了“充实行使和珍爱资源,合理放置近海作业,起劲开拓外海渔场,鼎力生长海淡水养殖”的生产目的,天下渔业生产逐渐回升。这一时期,水产物年产量从1970年的358.5万吨增进到1977年的539.5万吨,人均占有量增进到4.94千克。其中捕捞业产物占72%,依然是主导,但水产资源损坏问题已经展现。

4. 市场化改造(1978-1985)

1981年,为解决“吃鱼难”和水产行业治理体制过于死板等问题,1981年国家提出将淡水养殖作为农村多种谋划的方式。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水产业生长的指示》,明确了养殖生产可以承包到户和铺开水产物价钱、执行市场调治等重大政策,为中国渔业经济的生长缔造了有利的体制环境和激励机制。同期,一些基本的资源治理制度也最先形成。1979年出台《水产资源滋生珍爱条例》和《渔业允许证若干问题的暂行划定》,以及1983年颁布《海洋捕捞渔船治理暂行条例》等,对资源管护和渔船控制起到起劲作用。1978—1985年间,水产物产量从536.6万吨上升到801.7万吨,人均水产物占有量也到达6.7千克,捕捞产物所占比例从71%下降到55%。淡水养殖产量到达237.9万吨,占淡水产物产量的82%,成为淡水产物供应的绝对主体。

5. “以养为主”政策下欠缺时代的竣事(1986-1998)

近海渔业资源行使太过与市场需求剧增之间的矛盾,将鼎力生长水产养殖业再次提上日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正式确立了“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偏重”的目的,标志着中国渔业“以养为主”政策的正式确定,推动了中国水产养殖业往后10多年年均两位数左右的快速增进。凭证新产量尺度,1988年中国渔业养殖产量到达639万吨,占总产量的52.2%,首次跨越捕捞量。其中,海水养殖产量是1977年的3.4倍,也获得较快生长。这在实践意义上实现了“以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往后成为天下上唯逐一个养殖产量跨越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物的人均占有量也发生基个性转变,1992年到达13.4千克,已跨越天下平均水平,欠缺问题获得解决。

6. 可连续生长(1999年至今)

这一时期,水产物市场供需发生基个性转变,供应总体过剩,资源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渔业生长政策在捕捞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发生伟大转变:捕捞业相关政策以控制捕捞能力和资源行使强度为目的,养殖业政策从关注数目增进转向质量提升。

捕捞手艺的生长促使海洋捕捞产量迅速增进。1985年水产物市场的率先铺开,极大地引发了渔民的生产起劲性。厥后的各项改造措施也都是应渔业生长形势而作出的实时调整,顺应了差异时期国家战略的生长需求。1998年,中国海洋捕捞产量高达1201.25万吨,是1950年的19.8倍。这种高强度的海洋捕捞使得中国近海常见经济鱼类的产量急剧下降,部门资源濒临灭绝。

为珍爱近海渔业资源,在1998年12月召开的天下农业事情集会渔业专业集会上,农业部首次提出1999年最先执行海洋捕捞产量“零增进”的指导性目的,2000年将“零增进”目的扩展到内陆捕捞业,在《天下渔业生长第十三个五年设计》中进一步提出“负增进”的目的。为此,政府对海洋捕捞强度执行严酷的控制,自1995年起在黄海和东海执行伏季休渔制度,并于1999年起推广到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四个海域。

2002年,农业部提出执行“长江禁渔期制度”,开展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流动,珍爱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2010年10月,农业部印发《关于执行珠江禁渔期制度的通知》。2016年,淮河干流被首次纳入禁渔局限。2018年4月,黄河禁渔期制度正式启动实行。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制订海河、辽河、松花江和钱塘江等四个流域禁渔期制度,从而实现中海内陆七大重点流域禁渔期制度全笼罩和中国主要江河湖海休禁渔制度全笼罩。

为缓解水和鱼类资源的压力,“十二五”渔业提出鼎力生永生态康健的水产养殖业、环境友好的增殖渔业、可连续的捕捞业、多元的休闲渔业等要求。2015年,天下休闲渔业产值到达489.27亿元,占渔业第三产值的8.75%。2013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海洋渔业连续康健生长的若干意见》中划定,对水产康健养殖要鼎力推广并起劲接纳响应措施。2016年,中国渔业首次提出“减量”和“生态优先、绿色生长”。2019年的《关于加速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生长的意见》指出,要“将绿色生长理念贯串于水产养殖生产全历程,推行生态康健养殖制度”,这对中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生长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