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小米们忙造芯,水平若何
已经数不清小米是第几家造芯的大公司了!
3月30日晚上,小米在春季新品公布会的下半场公布了新一代自研图像处置芯片——汹涌C1,这是继2017年小米公布首款自研产物汹涌S1之后,再次脱手自研芯片。
公布会现场雷军示意:“这只是小米探索专业影像的一小步,代表着小米的手艺梦想与追求”。
小米新一代汹涌芯片的公布,为近几年热闹的芯片行业又添了一把柴。事实上,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和手艺封锁的影响,我国芯片产业的生长受到一定阻碍,中国自主研发的焦点手艺突破一直备受期待。这不只吸引了诸多创业公司入局,加速了以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的自研芯片设计,更吸引了一批互联网巨头跨界而来,生长中国“芯”。换个角度看,互联网巨头的网越撒越广,连重手艺、重资源、重人才的芯片这块难啃的骨头,都被盯上了。
而2021年以来,巨头入局芯片的动作尤为频仍。就在这个3月,先是百度旗下昆仑芯片营业已经完成自力融资,投后估值到达了130亿元。紧接着,互联网头部新秀字节跳动已经“实锤”要造芯。
互联网巨头为何在芯片领域动作一再,它们是在追风口照样布大局?节奏紧凑而造芯水平事实若何?
巨头造芯,蹊径各异
“各大互联网巨头都最先搞芯片,阿里、字节、百度、腾讯,天天四处挖人,有公司为了防止大厂挖人,一年调好几回人为,就这样尚有很多多少人跳槽。” 水木社区有网友吐槽道。
事实也是云云,芯片这个赛道不仅吸引了手机厂商、车企等亟需芯片的选手加码,也早已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的跑步入局。
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新闻,字节跳动正在自研云端AI芯片和Arm服务器芯片。字节跳动回应称,在组建相关团队,在AI芯片领域做一些探索。深燃发现,字节跳动已经最先在各大招聘平台招揽芯片相关人才了。
另一位网友称,其所在的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张江园区,以前大多是外企芯片公司,而现在,外企基本都搬走了,大多为海内民企。
一如小米的汹涌芯片从2014年立项,到现在汹涌C1公布,芯片之路已经走了7年时间,自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无论是小米、老巨头BAT,照样头部新秀如字节,最基本的思绪都是“投资 自研/相助”。
克日有新动作的小米于2020年就加大了对芯片领域的投资。果然数据显示,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在2020年投资的半导体企业数目多达19家,包罗翱捷科技、灵动微电子等。
刚刚被“实锤”入局的字节,在2月份参投了摩尔线程Pre-A轮融资,无论是产物照样投资,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同样尚未果然明确产物希望的巨头尚有腾讯。不外,2020年,腾讯云又悄悄确立了一家名为深圳宝安湾腾讯云盘算的公司,其营业局限涉及集成电路设计、研发。这注释,腾讯已正式入局芯片赛道。
善于投资的腾讯在芯片投资层面的涉猎不算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即是连投两轮AI芯片公司燧原科技。
百度在芯片投资上涉足也较少,主要以自研和相助为主。阿里的思绪则不太相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环节,而是要确立起整条产业链,收购中天微之外,至少曾投资了5家芯片公司,包罗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
在造芯这件事上,与腾讯略显姗姗来迟相比,百度和阿里可以说有了一定希望。
这两家都有相对自力的芯片营业,划分是百度昆仑和阿里平头哥。
详细产物方面,百度早在2010年就最先用FPGA做AI架构的研发,这为其做AI加速芯片打下了基础;2018年,百度正式推出第一款自研芯片“百度昆仑”1代,并于2019年公布面向消费电子终端及边缘盘算的远场语音交互芯片“鸿鹄”。
至于阿里,早在2014年就投资了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中天微,并于2018年收入囊中,2017年确立的达摩院,专门组建团队举行AI芯片的自主研发。2018年9月,阿里合并中天微和达摩院,确立半导体企业“平头哥”,举行云端一体化的芯片结构。
“平头哥”确立一年内,在2019年的7-9月,阿里“芯片三剑”:玄铁(高性能处置器IP)、无剑(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含光(AI芯片)便接连面世,阿里云端一体化芯片结构下的产物系列劈头成型。
巨头为什么扎堆造芯?
自主造芯吸引互联网巨头跨界而来,一个缘故原由是,人工智能芯片是未来半导体市场最大的增进点之一。国信证券示意,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110亿美元增进到2025年的72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进率将到达37%。
而另一方面,面临被芯片手艺“卡脖子”的逆境,不受制于人,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主要需求。
跨界而来,巨头并非没有优势。资金的投入自然是无须多言,此外,尚有软件和生态影响力层面的优势。
在接受甲子光年采访时,寒武纪首创人兼CEO陈天石曾指出,AI芯片行业有三个赛点:“第一阶段是人人都说自己能做;第二阶段是人人拿出了芯片;第三阶段就是拼软件、造生态。”第三个阶段恰恰是巨头扎堆的阶段,而软件和生态影响力也恰恰是巨头的甜头。
而巨头造芯时,一定是会选择与自己的营业场景相关的芯片研发。自主研发芯片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提高算力,而是要在特定的场景下,对某些功效举行优化。
“字节跳动拥有全球数目最大的用户上传视频需要剖析处置,有大量的芯片采购和应用。现在也在芯片相关领域努力追求突破”,早在2018年,字节跳动副总裁杨震原就曾示意。事实也确实云云,字节旗下抖音、今日头条等产物接下来继续生长,也需要响应的支持。
再以百度为例,百度以搜索起身,自2017年发力AI,近两年一直致力于讲好AI故事,“焦点营业”无论是移动生态、智能云、智能驾驶照样小度音箱,这些营业场景都与芯片有一定关联性。
停止现在,“百度昆仑1”已经量产2万片,已经应用于搜索引擎和智能云营业中;百度昆仑2也将于2021下半年实现量产。2019年百度公布的“鸿鹄”语音芯片,主要应用于车载语音交互、智能家具等场景,现在已应用在了小度智能音箱当中。最新的新闻是,TCL智屏产物首次搭载了百度鸿鹄语音芯片。
达摩院芯片手艺部卖力人骄旸曾这样表述:“只有自己内部的人,才真正明白内部营业的需求,从而设计并提供针对每项差异营业都能到达性能功耗比最优的硬件。另一方面,与阿里内部的算法部门相助,也成为芯片团队怪异的优势,让他们对阿里各个专用领域算法的生长有深刻的明晰。”换言之,阿里自研芯片,不仅是在营业层面的相关性,更在于自有团队对营业的明晰更深。
现在,含光800已应用于阿里的多个场景,好比,拍立淘商品库天天新增10亿商品图片,使用传统GPU算力识别需要1小时,使用含光800后可缩减至5分钟。而SoC芯片平台“无剑”作为面向AIoT时代的芯片设计平台,能够辅助芯片设计企业将设计成本降低50%,设计周期压缩50%。
总之,巨头造芯,有其营业需要,也有其自身手艺、人才、资源的优势。
互联网巨头造芯,现实水平若何?
自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PC时代向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时代转变,AI芯片的需求暴增,加之国家产业政策支持,AI芯片迎来了生长的新时机。
风口之下,不少AI芯片企业应运而生,但同时也泛起了一些行业乱象。有的仅仅是靠芯片观点融资,被行业人士吐槽为“PPT造芯”。有的则是仅仅在样品阶段,尚未获得规模化应用时,便最先放肆宣传。自2020年以来,产业趋于镇定,市场加倍关注落地能力。
在芯片领域,寒武纪乐成上岸科创板,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已经有了打击IPO的动作,独角兽企业地平线克日宣布获得达9亿美元的C轮融资。而有钱又有人的互联网巨头扎堆造芯,鼎力投入芯片研发,一定是对中国的芯片行业甚至整个高科技行业都具有努力意义。
固然,也有不少人对互联网巨头跨界造芯持乐观郑重态度。有看法以为,现在自研芯片已经有了一定希望的互联网巨头当中,无论是百度昆仑,照样阿里含光,都照样处于量变积累的历程,还无法到达质变。
从产业链来看,AI芯片入场门槛较低,因此,互联网巨头能够快速研发出芯片,但这只是小小的一步。放在芯片领域,相较于许多芯片企业数十年的积累,包罗确立于2004年的华为海思也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这些巨头还只能算是“小学生”。尤其在芯片生产制造方面,巨头们能力较弱,还需要第三方工厂生产代工。
“虽然已经最先自研芯片,但各个大厂都还需要大量的对外采购”。一位行业人士指出,“这个行业不能能一蹴而就,必须要踏扎实实一步一步的积累和追赶。”
值得注重的是,整体而言,中国芯片行业的生长,在手艺积累和实现工艺的精度方面,与全球芯片行业的生长尚有一定距离。市场调研公司IC Insights展望数据公布的“2020年全球前15的半导体企业营收排行榜”显示,上榜的美国企业独占8家,英特尔是2020年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芯片行业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奏效慢的行业,手艺完天下产化需要耐久延续的资金和手艺积累。因此,实现快速追赶并不容易。
只管海内互联网巨头自研芯片难题重重,然则,不能否认他们已经迈出了脚步。未来,芯片的需求一定是高速增进的,也只有在不停的量变积累中,中国芯才气实现真正的质变。
上一篇:易凯资源宣布提升张骁为合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