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

​海澜之家:男子的衣柜里,有90亿库存

“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一次去买,一次去退。”陪伴海澜之家多年的这句玩笑话,好像并不竖立。

从营收来看,海澜之家2019年营收同增15.09%至219.7亿元,完成净利润32.1亿元,成为继安踏以后,第二个营收凌驾了200亿元的中国打扮企业。

2019年,公司旗下各种品牌的总贩卖凌驾了1.6亿件,以 4.7%的市占率位列中国男装行业榜首,一连 6 年市场占有率第一。

但和结果构成鲜亮对比的,是一向缭绕的高库存问题。海澜之家2019年财报显现,其库存积存已到达了90亿元,总资产占比 43%,存货周转天数为250天。

受此影响,停止六月尾,海澜之家股价跌到了上市以来的最低点。进入七月以来,虽然股价有所反弹,但较2018年的最高点跌幅仍凌驾54%。

在疫情打击零售业,服饰品牌纷纭靠打折贩卖来坚持收支平衡之际,蒙受高库存压力的海澜之家,至今仍未做出打折行为。

剪标处置惩罚,处理库存的另类捷径

库存一向是多半打扮企业头疼的问题,处置惩罚的太过分轻易毁伤品牌代价,不处置惩罚又极易形成企业吃亏。

海澜之家的存货范围庞大,现在没有迸发运营危急,与其采用的“上游赊销货物 下流财务加盟”的协作形式有关。

公司下流门店分为直营店和加盟店,个中加盟店占比90%。加盟商只担任出钱开店,海澜之家代运营,商品的一切权在海澜之家手里,加盟商和加盟门店无需负担存货风险。

在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协作中,两边采用了“赊购 可退货”采购形式。公司在采购时可先拿货贩卖,后再逐月结款,保证了公司现金流康健;采购合同则以可退货为主,不可退货为辅,能分流库存风险。

这类共担风险的协作形式,是海澜之家用1.15倍加价率换来的。协作中,供应商可完成约13%的毛利,红利程度高于同业的10%,加上海澜之家采购范围庞大、稳固,供应商的协作志愿较强。

从2019年财报来看,90亿的库存中,撤除6亿的原辅材料和职业装存货,剩下的84亿存货里有46亿是能够退货的。

供应商无需负担退货风险,而是在收到的退货后,转手将这些剪标产物转到市面上,交由大批小微卖家处理。

依附“中国第一男装品牌”的广告效应,剪标品在市面上异常热销,以至构成了一个完全的海澜之家剪标产物生态链,趁便将品牌推动了大批低端市场。

关于那些越发“固执”的库存,海澜之家也有捷径可走。

“海一家”是海澜之家为特地处置惩罚过季打扮竖立的子品牌,1-2年内不可退的滞销库存,一部份能够丢给这个品牌去举行剪标打折处置惩罚。

供应商和子品牌前后护航,既庇护了海澜之家的品牌形象和代价,也处理了部份库存压力。

存货高企的问题已搅扰海澜之家多年,现在的存货账面也是多年累积下来的。2015年公司库存最高值达95.8亿元,经由五年时候,在坚持营收稳固增长的情况下,库存坚持不增,已算是不错的结果。

海澜优选的渺茫

借助生产外包和门店加盟的“轻资产运营形式”,以及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海澜之家将一切资源链接完成高效运转,功绩也完成延续增长。

2014-2019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6.22%,净资产收益率坚持23%以上,一向位于同业前线。

历久竖立的信用体系和范围效应构成的形式壁垒,也让竞争对手难以复制,一连六年市占率位列中国男装行业榜首。

庞大的加盟体系和奇特的运营形式,使海澜之家成为资源眼里的香饽饽。

2018年,腾讯以25亿元入股海澜之家,并配合设立1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打造出一个对标无印良品的家居品牌“海澜优选生活馆”。

这是海澜之家计谋转型的一次斗胆勇敢尝试。

然则,公司以往的履历和胜利反而成了海澜优选的镣铐。

一方面,原有的代工生产形式,依托低价劳动力和质料,致使各种产物质量良莠不齐,另一方面,设想上自创无印良品,缺乏奇特元素,产物作风走向杂沓。

在考究性价比的质量生活海潮眼前,海澜优选的“订价仅三分之一的无印良品”观点,好像还没有被市场接收。

从公然的财报内容来看,关于海澜优选的内容少之又少:

2018年财报中,仅在“重要子公司及参股公司运营状态”一节提到,上半年吃亏960.78万元;

2019年财报中,未表露海澜优选详细营收数据,和“OVV”、“男生女生”等子品牌一同归于“其他”科目中,总计完成营收11.04亿元,仅占总营收5%。

一个定位“群众性价比男装”的品牌,想生长成为一个全品类品牌并不轻易。品牌培养时候平常须要3~5年,且前期推行用度较大,品牌后续生长依然须要延续的资金投入,可否培养胜利具有不确定性。

建立之初,海澜团体总裁周立宸示意要“每个月上新商品凌驾100款、在2018岁尾之前做到20家门店”。如许的上新频次和数目都远低于要对标的无印良品和ZARA HOME。

门店数目上,停止2020年7月,海澜优选已在全国开设103家门店(依据官网门店统计),但在家居市场仍未激起水花,大部份人至今仍不晓得这个品牌。

海澜之家的生长逻辑

新品牌培养须要时候,门店数目却在短时候内以飞疾速率上升。

从2002年海澜之家第一家门店在南京开业,其门店就像触角平常在全国疾速舒展,并以下沉市场围困中心都市的线路,敏捷占据全国市场。

海澜之家的主意很简单,先在三四线都市经由过程渠道下沉的体式格局来取得更多的放量,并依托品牌之力在地缘上风上和电商男装抢占市场。然后再进军一二线都市的购物中心,应用直营店打造品牌形象。

因而,公司下降加盟商准入门坎吸收投资,同时,打造出“千店一面”的标准化管理体式格局,加快门店复制速率,完成疾速扩大。

停止2019岁终,线下门店遍布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掩盖 80%以上的县、市,旗下一切品牌的门店总数到达 7254 家,加盟店占比坚持在90%以上。

海澜之家经由过程这类体式格局,真正成为了深入人心的“男子的衣柜”。

2017年起,海澜之家又入手下手加码发力外洋市场,前后进驻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已具有56家外洋门店。

现在,公司品牌正在开辟日本、韩国等市场,试图将品牌影响力从东南亚辐射亚洲多国。

猖獗扩店或是开辟外洋市场,或都藏着海澜之家对自身库存的忧郁。扩店能够用来消化存货,假如门店增长速率放缓,公司库存压力大概进一步加重。

海澜之家的新故事,或许不在于扩大,而是回归到存量门店自身,只要在门店精细化运营,才拿出更具说服力的结果。

线上渠道方面,在腾讯下注之前,海澜之家的电商业务一向生长缓慢,远不及优衣库、骆驼等品牌,一度被忧郁是不是会在电商时期落伍。

只管已入驻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社交电商平台及短视频平台,但海澜之家好像更关注其新零售规划。

公司先是在2017年周全推出新零售“伶俐门店”。随后,又入驻美团外卖,主动推动线上下单、就近门店发货的O2O形式,不过实际效果并未在年报中表露。

停止2018年,海澜之家已有近3500家门店支撑“线上下单、就近发货”的全渠道零售体系,线上会员总数到达1384万人;2019年整年线上完成业务收入13.25亿元,同增15.12%,收入占比稳步提拔。

写在末了

2002年,海澜之家创始人周建平在日本考核中,被优衣库的运营形式所吸收,趁着优衣库还未进入中国,周建平将优衣库的“自选购置体式格局”带入海澜之家。

随后十余年,海澜之家赛马圈地,成为行业龙头。

然则不论什么样的运营体式格局,都存在利害,公司引认为豪的“海澜之家”形式也正在遭受瓶颈。面临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质疑,怎样下降库存风险,进步产物原创设想,或许是海澜之家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毕竟,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想靠高库存继承坚持品牌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