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激光雷达苦陷价钱战-国际期货
“我们现在被主机厂客户逼得很紧,他们希望传感器、域控芯片等成本越低越好,我完全明白。”禾赛科技CEO李一帆在4月份的春季相同会上坦言道。
一样平常来说,年降是车企通过供应商层面降本的主要途径,每年也许会降3%-5%。但从2023年最先的掀起的车市价钱战,犹如一颗无形的炮弹,引发了壮大的袭击波,席卷了整个汽车产业链,无一幸免。“弄得人人都很焦虑。”一位汽车产业链从业者对钛媒体App叹息道。
“当主机厂普遍面临盈利性不足的挑战时,产业链上游企业带来的抢份额的压力也会对照大。”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总监王显斌也有同样看法。
作为车载领域的“新人”,摆在激光雷达厂商眼前的就两条路:跟上甚至跨越车企降价的措施,或者被甩掉。
速腾聚创CEO邱纯潮曾算过一笔账:一台15万的车,若是给4%的成本去做智驾的方案,那就只有6000块钱。“这个情形下,激光雷达若是不把价钱打下来就只能被甩掉掉。”
因此,想要保住或者扩大市场份额,“以价换量”成了激光雷达厂商不得不用的手段。
客观来说,已往几年,激光雷达的降价速率并不算慢。参照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2019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的平均售价是1.74万美元(约12万人民币),2023年的平均售价则到了3200元人民币。四年时间,降价十几万。
纵然对照之前国联证券展望的2023-2027年单颗激光雷达价钱划分为4500元、3800元、3300元、3000元和2800元,这个降价速率也远超行业预期。
但这对于陷入价钱战漩涡的车企以及想要更快实现规模效应的激光雷达厂商来说都还不够。
于是,从今年最先,速腾聚创、一径科技、亿咖通、森思泰克等将价钱明确拉到了千元甚至千元以内,禾赛科技、图达通的新品虽然没给出详细价钱,但险些也都在千元机级别。就连一直善于把价钱打下来的比亚迪也来添把火,喊出了900元的激光雷达自研价钱。
若是还参照前面提到的禾赛科技,其激光雷达产物在2023年的平均售价,也就意味着,今年喊出的价钱又降了近70%。
从20000美元打到200美元
现实上,三年前的2021年,激光雷达的主要痛点还在于其成本高昂难以量产。以那时的激光雷达龙头公司Velodyne为例,其64线机械激光雷达售价高达8万美元,32线机械激光雷达售价约2万美元;而全固态、半固态雷达的价钱约为1000美元左右。那时,海内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产物平均售价也基本跨越10万元。
但从今年最先,海内激光雷达的价钱战最先正式打响,从年头最先一些厂商就在做铺垫。
1月份一径科技喊出了“LiDAR平权,进入千元时代”口号,并为此宣布了面向ADAS前装量产的长距激光雷达ZVISION EZ6。
亿咖通在3月份推出了拥有200米探测距离的192线长距半固态主激光雷达,以及用于感知车身周边3D环境的短距全固态激光雷达。根据亿咖通的设计,短距激光雷达的售价能下探到100美元左右,长距为200美元左右。
森思泰克推出的96线激光雷达和192线激光雷达产物—STL96-1和STL192-1同样主打性价比。根据该公司的说法,两款产物的成本实现大幅下降,将激光雷达带入“千元机以内”时代。
真正让价钱战进入“白热化”状态的是头部企业的加入。从竞争逻辑上看,越是大厂,越忌惮陷入被动事态,越希望掌握自动权。
据Yole统计,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厂商中,前三名都是中国企业,划分是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和图达通,这三家的市占率总和到达80%。
三家中,速腾聚创率先出牌,在北京车展前夕推出了一款中长距激光雷达——MX,预计成本会低于200美元。
凭证速腾聚创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季度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物的平均单价为2600元。相比于已经在大规模交付的M系列,MX的价钱几近腰斩。
速腾聚创高调“起头”,禾赛科技随后宣布了基于第四代芯片架构的超广角远距激光雷达ATX。虽然没有宣布详细价钱,不外,李一帆在宣布会后的媒体相同会上示意,他以为中国市场统一代产物的价钱区间靠近是一个一定。通俗来讲,就是报价不能能和“千元机”误差太大。
价钱炸弹一个接着一个,图达通也不甘示弱,拿出了千元级其余主视雷达Robin E,强调性价比。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4月份也公然示意,期望可以把激光雷达的成本做到200美元,从而解决激光雷达量产商用时的成本挂念。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更是放出狠话,“我们另有许多手艺会陆续投入应用,好比激光雷达,若是市场行情3000元一颗,我们可能只需要900元的成本。”
一直善于控制成本的比亚迪会不会真的给行业来个“掀桌子”的价钱,众人都在张望。汽车行业剖析师王瑞示意,“若是比亚迪切入激光雷达产业,会是其对供应链垂直整合打法的又一次实践,很有可能会改写车载激光雷达的产业名目。”
不外,他小我私人倒是以为,比亚迪没有需要在单个功效硬件上打转了。一方面激光雷达更多的是一个小而美的产业,另一方面未来的汽车是软件、AI、数据之争,若是能把更多的精神放在这些上面,会能走得更好更稳。
降与不降,谁说了算?
那么问题来了,激光雷达的价钱到底降照样不降?若是降,降若干?谁说了算?车企与供应商之间若何来做平衡与取舍?
“激光雷达的价钱战,主要是由于市场对新产物的导入预期与供应商在前期开发产物的成本间的差异导致。” 图达通市场拓展副总裁罗头脑对钛媒体App说道。
他接着注释说,从设计上说,激光雷达在车载领域是“新人”,同时光电关联的供应链市场对前期激光雷达的需求量的守旧估量导致激光雷达的器件的高价钱。之后,随着新手艺,新工艺的导入以及供应链的成熟,激光雷达最先降价。
马面裙,带动人口大省产业跃迁
在这一降价的历程中,汽车价钱战愈演愈烈催化了降价的速率,进而演化成价钱战。
“汽车价钱战与激光雷达价钱下探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正是智能化要害软硬件(包罗激光雷达)的规模化降本与低成本解决方案的不停推出,为车企打响价钱战缔造了条件;由于价钱战愈演愈烈,行业越来越内卷,车企的降本压力向上游供应链传导,一定要求激光雷达价钱下探,造成激光雷达厂商卷‘200美元’的价钱。”王瑞剖析说。
至于为什么是200美元,一位行业人士对钛媒体App示意,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这是车企对于激光雷达能否真正规模化上车的指标线。
从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来看,20万元以下市场占有绝大部门份额,尤其是15-20万元市场,销量占比正逐年攀升。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1~2024年1-2月,20万元以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划分为73.1%、70.8%、71.2%和75.6%,其中15-20万元价钱段销量占比划分为15.3%、16.3%、17.1%和19.3%,增势显著。
换句话说,激光雷达想要大规模上车,20万元以下的汽车市场,会是争取的重点。
邱纯潮就曾公然示意,现在激光雷达厂商面临的*挑战有三个:若何把激光雷达做成20万以上车型的标配?若何让15-20万的车有选配的权力?以及接下来能不能把15-20万的车做标配?
由于高昂的成本,激光雷达一度只是高端车型“专属”。直到2022年,小鹏G9、极狐阿尔法宣布搭载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最先进入30万售价车型的区间。
随后,2023年第三季度,随同上汽智己LS6的推出,激光雷达最先进入20万元级别标配的时代。今年3月初上市的零跑C10,搭载禾赛科技AT128的530智驾版,进一步把激光雷达推到了15-20万的价钱区间。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23年激光雷达在15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的上车量是10.4%,全市场累计是60万台。2024年预计15万元以上新能源车约莫为600万台,激光雷达上车量差不多是100万,搭载率在16%左右。
凭证Jeffery Moore的“鸿沟理论”,若是新手艺渗透不顺遂,很有可能在渗透率没跨越16%的时刻镌汰,然则一旦逾越16%,后面就会迎来顺遂普及。因此,“200美元”的故事不得不讲。
与此同时,激光雷达的需要性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就是由于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感器融合相较纯视觉存在自然劣势,好比数据纷歧致性。
不管是为了降本需要,照样为了其他,一些厂商最先选择纯视觉的智驾蹊径。
好比,华为就宣布在智界S7车型上首次接纳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在智能驾驶方面同样不依赖激光雷达,接纳纯视觉解决方案;极越汽车CEO夏一平评价其智驾是纯视觉地表最强。
车企猛烈的降本需求,以及被其他手艺蹊径替换的风险,成为激光雷达厂商头上的利剑,倒逼着他们不只要自证激光雷达有用,还得一起降价,降价,再降价。
那么对于激光雷达来说,详细降本的点在那里?
激光雷达主要分为发射激光器模块、吸收探测器模块、扫描模块、信号处置模块,及其他的如外壳模块等几个焦点模块。“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激光雷达来说,信号处置模块成本占比会对照高。”罗头脑先容说。
市场上围绕信号处置模块的降本思绪主要有两个:芯片集成化以及模组模块化。
像速腾聚创的MX通过搭载全自研专用SoC芯片M-Core,将整个后端电路集成至单芯片中;禾赛ATX的第四代架构接纳了3D堆叠手艺,将已往需要四颗芯片的功效缩减到了一颗。
除此之外,据王显斌先容,在供应链里已经有一些国产化的产物,好比发射端和吸收端的一些器件,这也会给降本带来一定的辅助。
价钱战也是生死战
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来磨练三大能力:手艺能力、质量与稳固的供货能力,另有成本控制能力。
“早年激光雷达的手艺蹊径不是稀奇收敛,那时人人对这件事的判断照样看手艺蹊径怎么走。现在随着头部公司都在做自己的第二代产物,行业进入到成本周期,最先打起了价钱战。”从事智能汽车产业链投资的刘波对钛媒体App说道。
在*的降本需求眼前,车企对供应商的要求自然是不仅要价钱廉价,还要质量优,还要性能好。但对于激光雷达玩家来说,选择“以价换量”的背后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盈利面承压。
从财报数据来看,速腾聚创现在营收主要孝顺泉源于产物销售。*季度激光雷达产物总销量约12.04万台,同比增进457.4%。但2024年*季度速腾聚创的总收入约3.6亿元,比2023年同期的约1.4亿元增进了149.1%。可以看到,营收的增速显著落伍于销量增速。
再看禾赛科技的财报,2024年*季度净收入为人民币3.591亿元(合497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4.299亿元削减16.5%。毛利率为38.8%,虽然同比增进1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4个百分点。
罗头脑对钛媒体App坦言,连续合理降本是可取的,一味追求低价会对行业造成损伤,对于行业是非良性的,不能连续。
他注释说,耐久的价钱战会导致整个行业的盈利模式变得不能连续,太过竞争还可能引起价钱溃逃,影响整个行业的康健生长。连续的低利润甚至亏损会迫使一些较小或资金链较弱的激光雷达企业退出市场,面临寡头市场环境。虽然暂时削减了竞争,但也意味着市场多样性和创新能力的削弱。更况且,从供应商到主机厂,有着较长的开发与供货周期,一味追求低价将导致产业链难以正常运转。
王瑞也示意,成本下降只能解决激光雷达一部门的问题,自动驾驶手艺的迭代速率很快,尤其端到端纯视觉依赖数据驱动,性能显示获得快速提升,因此未来车载激光雷达行业面临的事态仍然很庞大,不是光靠一个成本下降就可以解决的。既要求成本下降的速率要足够快,另外也要求能解决诸如算法层面的问题。
既然已经开打,接下来的价钱战会连续多久,在罗头脑看来,不会无限期连续。随着手艺的成熟、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市场需求的增添以及行业整合的深入,价钱战会在未来2年内逐渐缓解,市场会逐步过渡到以手艺创新和产物差异化为主导的竞争名目,由寡头获得议价权并占有较稳固的海内主机厂份额。
王显斌也以为,随着价钱战的越打越猛烈,未来激光雷达的市场名目,也会加倍倾向于泛起寡头垄断,就是可能泛起几家头部的激光雷达企业,然后占有全球对照大的一个市场份额。
换句话说,市场竞争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历程,而价钱战就是*用的工具。价钱战的终结会带来更显著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出局。价钱战,或许也是激光雷达巨细厂商们的生死镌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