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当一群创业者涌向香港-国际黄金
01、寻路香港
“香港现在的web3气氛和新加坡比若何?”
“逾越。”Kitty很振奋。
在迪拜待了3年,就在她计划将自己的做web3投资孵化的公司从迪拜搬到新加坡时,香港抛出了“橄榄枝”。去年10月31日,香港揭晓《有关虚拟资产在港生长的政策宣言》,示意要拥抱web3。
半个月后,Kitty来到香港考察,然后武断决议将公司搬回香港。那时,香港的web3流动一下子多了起来,大巨细小的钻研会、酒会,Kitty陆续加入了三十多场。
“人山人海。稍微正式些的流动,就能碰着香港投资推广署、财政司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向导,能感受到什么叫躬身入局。”她在现场还能碰着一些从美国、新加坡、迪拜、泰国等地赶回来的华人,人人想搞清晰香港的真实态度。
Kitty喜欢香港。“迪拜很热,最热的几个月只能待在空调房里,那里伊朗、土耳其等全球菜系许多,但我照样喜欢中国菜。中东人信仰伊斯兰教,你很难融入主流社会。”
2月,一位做加密钱币相关营业而从北京迁到新加坡的web3创业者告诉36氪,他也在张望香港,“想回来,谁不想离家近一点。”
这群人都离“家”太久了。
与此同时,已往这半年里,在内地做“中国合规版web3”(也就是和加密钱币无关)的创业者不是在香港,就是在去往香港的路上。他们有的做数字藏品、去中央化社交软件,有的做合规版web3开发工具、基础设施等等。
一位主攻海内web3基础设施的创业者说,已往基本是在不停试错、替换偏向,然后收获沮丧。“看不到希望,数着日子发人为”,他计划把手里还剩的融资款花完,就去找事情。但现在,“政策东风来了,或许能再试试新偏向”。他语气不是很笃定,但至少没那么绝望,然后将香港之行排上了日程。
整个3、4月间,约200场大巨细小的web3流动聚会在香港麋集睁开。周边旅店价钱暴涨,一床难求。一位香港内陆人士告诉36氪,“在陌头小众的咖啡厅里都能听到有人聊web3了,这是之前没有过的。”
一切在4月迎来热潮。由万向区块链举行的一场web3大会,吸引来一万多名从业者报名介入。人们重新加坡、美国、泰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中海内地赶到香港。
能拿得脱手的创业项目基本都来了,一些已往没设施踏足内地的“币圈大佬”们也回来了,包罗在3月刚被美国SEC指控涉嫌敲诈和操控市场、污名昭著的孙宇晨。
有从业者专程向圈外人喊出口号,“掌握住web3,你就是下一个孙宇晨。”
Web3流动大多群集在香港中环、铜锣湾、尖沙咀、数码港等地方。从展览现场到酒会,空气里弥漫着对前途的期盼,也夹杂着莫名的“神秘”——一些大会的主理方、投资机构,回避中国媒体,拒绝“露脸”,即便这些中国公司的主营营业在内地、且自称在内地合规。
此时的外洋,美国、新加坡正在收紧web3领域的羁系。3月份,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示意,“我们不想抹杀创新,但该行业一团糟。”
这时,拥抱web3显得加倍需要勇气。4月12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流动现场示意,“现在是Web3生长的黄金时机,也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能想到的,没想到的,都来了。该来的,不应来的,也都来了。人们群集在这里,为中国web3行业的未来找一个谜底。
香港web3大会,挤满了中国人的某分会场,作者摄
02、魔幻web3
在香港,最让web3开发者李灿印象深刻的是“老外”。穿着西装的白人服务生站在门口迎宾,有时穿梭在宴会中端着盘子给人递酒。
有一些酒会的项目方也会找个老外充当“用户”。让他们穿上西装,到香港生意所门口拍张照片,装作是金融行业的用户泛起在酒会现场,提前背下准备好的几句台词,也许是一些朴陋的赞美,然后完活儿、离场。“听说价钱不菲”,李灿叹息,“融资来的钱都花这上面了。”
李灿专程从泰国曼谷飞到香港来加入web3大会。听了几场论坛、演讲后,他发现台上的嘉宾开发的产物没一个“乐成”的,“他们都是行业内很著名气的人,至少被大会主理方看成佼佼者,但你看他们做的产物没有好用的,而且他们刊行的代币(的价钱)相比刚刊行时都快跌没了。”
“割韭菜的人反而在演讲。”他揶揄道,“这就是web3行业。”
两年前,作为一家互联网大厂的小中层,李灿以为大厂的营业已经到了瓶颈,自己的上升通道也有限,便将眼光投向了正火热的web3,期盼在那里实现自己“用产物改变天下”的梦想。他曾以为web3代表的真的是“下一代互联网”。
一起创业的同伴,最初都对未来充满激情,怀揣着种种巧妙想法。然而,“巧妙想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个一个被证伪——“没设施商业变现”。
“Web3当下能落地的应用场景很少”,他和团队琢磨后发现,短期内容易变现的应用场景:炒币,或者帮别人炒币。“有点难以接受,但得活下去。”李灿最后妥协了:先做一款产物,帮别人炒币。
对行业失望的远不止李灿。一位前金融业高管,后转行到web3领域的合资人果然埋怨,某拿到巨额融资的区块链项目宕机快要20分钟无人问津,整个行业处在伟大的反智语境下,“只体贴币价的涨跌,无人体贴手艺。人工智能那里日新月异,web3这边连个网页都处置欠好。”
尤其是在“AI大模子”快速生长的映衬下,web3“去中央化”组织的效率之低不停被放大。
一位硅谷资深web3投资人告诉36氪,区块链手艺这些年没有大的希望。“行业内很火热的公链Sui和Aptos,团队都是从Facebook的Libra 项目(2019年公布的项目)里出来的,在性能上着实没什么大的提高。”
李灿注重到,一位频仍在同伙圈表达自己建设web3刻意的从业者,摇身一酿成了AI创业者,那人发了条动态说:“创业5年,在遇到chatGPT后,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产物了。”而他的web3产物似乎从未上线过。
不外,这些在现在都不是要紧事儿。Web3行业的低迷挡不住香港流动着的野心。天天加入3、4场web3流动,穿梭于险些场场爆满的酒会里,李灿热情地和挤在身边的人打招呼,暗自筛选潜在的相助同伴,他一刻都没遗忘,自己来到这儿是为了找钱的。
香港陌头的加密钱币兑换商铺,作者
03、迎接 old money
香港钱许多,但想在香港拿到钱并不容易,尤其对web3公司来说。
元禾厚望完成对瑞波科A轮投资
去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首次表达了对web3的拥抱,公布了《有关虚拟资产在港生长的政策宣言》,要推动香港生长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央。
Web3创业者付饶闻讯而动,然而*步就感受到了一种玄妙的“割裂”。
即便政府释放了激励信号,但香港金融业的“身体”却很老实,不少香港银行一看是web3公司,拒绝为其开户。由于缺乏明晰的羁系,加密钱币生意所、资管机构和创业项目暴雷、跑路的事情在已往一年里仍常有发生。
曾在香港做过10年对冲基金的Web3创业者leon示意,香港的大钱在家办、基金和私人银行,“之前香港的资源很少投web3,关注的也不多,主要是没有正当合规的渠道,放加密生意所丢了也不受政府珍爱。”
要取得传统金融业以及更大局限的信托,web3需要扭转其过往的负面形象。而政府想拥抱web3,最紧要的是出台明晰的羁系框架,但这在全天下任何国家和区域,都是正在试探的难题。
香港特区政府的刻意在已往半年里一步步展现。2月份港交所上线虚拟资产ETF产物、3月份特区政府拨款5000万港元推动香港web3.0生态圈、证监会设计在5月发放新的虚拟资产生意所牌照、预计6月开放虚拟钱币的散户生意……
有更多要害人士出头站台。4月11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在“香港Web3.0协会”确立仪式上致辞,示意“我们必须成为这波创新浪潮的引领者”。4月尾,香港金融治理局副总裁阮国恒公布文章强调,没有任何执法或羁系要求制止香港的银行向虚拟资产相关机构提供服务,并召开聚会解决“开户难”问题。
“香港一系列政策的意义在于,让更多人以为这事宜好事,是正面的、阳光的事情,属于释放一种价值判断。”加密钱币生意所OKX投资卖力人Jeff对36氪示意。
在香港*规模的web3大会的现场,最显眼、*的展台险些都被几家加密钱币生意所占有。这既说明借贷、储蓄、加密钱币生意相关的金融性产物和服务是行业现在的主流,同时说明代币融资在web3领域更为主流,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币权融资的退出渠道基本就是加密钱币生意所。
加密钱币生意所也实质上成为了散户或者专业投资机构一样平常生意加密钱币、投资web3所绕不开的行业基建,是香港特区政府拥抱、羁系web3行业的要害切入点。
矛盾的事情就在这里。加密钱币生意所想在香港合规运营,首先要获得牌照。但Jeff透露,对许多生意所来讲,并不是合规能力不够拿不到牌照,而是想拿到这个牌照,就不得不舍弃一些现有营业。这意味着可能基本赚不到钱,“难的是怎么又合规又能赚到钱。”
“香港未来可能专门推出新的牌照,给这些加密钱币生意所。”一位香港web3.0协会成员展望。相比加密生意所获取合规牌照时的纠结,他觉适合下“着实更多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时机”。
这位协会成员对36氪剖析,香港金融治理局曾亮相优先羁系稳固币,“稳固币这种数字钱币的结算速率、流转速率是异常高的,它可以动员商业流转。但官方可能更多将它看成对传统金融系统的一种弥补,未来可能经由商业银行刊行。”
另外,彭博社报道,香港众安银行将为合规加密钱币生意所提供加密钱币兑换成法定钱币的结算服务,客户可以在合规生意所存入加密钱币后,以港元、人民币或美元提款。众安银行是众安保险、中信银行、百仕达(一家房地产公司)在2018年合资确立的一家香港银行。而众安保险,由腾讯、蚂蚁金服、中国平安等企业在2013年11月出资设立。
“你看香港web3.0协会内里没有一家web3原生企业,也是在通报信号:这不是币圈的游戏。”上述人士称。
最为要害的是,除了为行业正名,香港的一系列羁系和扶持政策,为主流基金、old money,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资源,提供了一种合规投资web3的金融渠道。中国传统投资人和Web3之中止裂的桥梁,被修复了。理论上,投资人们不需要再带着钱跑到新加坡、美国等有着更为清晰羁系的地刚刚能放心投资web3。
而能否捉住这些old money,还看创业者自身。
一位从上海赶到香港的传统基金从业者,在大会现场忍不住摆弄手机,无聊地刷起微博、小红书,她原本想和同事们来搞清晰什么是web3,未来怎么投资。这时,台上那位做web3基础设施、听说靠发币赚了些钱的创业者,终于说了句她听得懂的话,“web3现在依旧照样个观点。”
未来,更多的钱可能会从香港流入web3领域。对想在这里拿到钱的创业者来说,得先证实自己。
04、中国web3新业态
中国香港对于内地的web3创业者确实具有独到的吸引力。“这个行业,在内地,许多事情会碰着红线,但在香港不会。”付饶此前在内地做数字藏品营业,接触许多差异行业的巨头,这些客户想实验但总有顾及,“许多时刻就浅尝辄止了”。
总是在做0到1,没设施1到100,付饶有点失踪,他照样想在行业里深耕,做点大事。现在,他将营业重心转移到了香港,他担任CEO的香港本土NFT平台——NFTChina在4月尾开通流转(生意)功效,接入USDT生意(注:USDT为一种加密钱币),“可以松手做了,没有限制,也不用再感应不安。”
更多曾守候信号的“缔造力”已经蓄势待发,香港支持web3的宣言公布不满一个月,中国移动就在中国香港宣布开发NFT生意平台,显然,这不会被允许泛起在内地。
于是,大量中国人开办的web3公司最先涌入香港。香港数码港总裁近期披露,现在已有140多家web3公司入驻数码港。
然而创业者们想留下来,却没那么容易。
香港比新加坡面积更大,人口更多,但也同时拥有全天下最贵的房价。美国咨询公司Mercer调研,思量到包罗住房、交通、食物和娱乐在内的用度,香港被评为天下上外籍人士生涯成本最高的都会。
付饶粗算了下,自己来到香港的前四年,租房花了也许200万元。他换过差其余屋子,一个位于炮台山80平左右的屋子,那时租金4.3万一个月,一个位于新界远离香港市中央的55平的屋子,租金2.2万元每月。“一个车位6000元每月,小孩出生住医院要花个三四十万元。”
写字楼的租金更未廉价,以中环为例,2022年*写字楼月租金平均1100元每平方米。web3创业者们想定居香港,得掂量掂量,手里还剩若干钱。
一位香港内陆的web3创业者告诉36氪,在数码港注册公司后,现在只有他自己有时往来香港,研发团队则放在了北京和上海。多位web3猎头告诉36氪,已往半年里,招聘方依旧思量在北上广深、或者成都杭州招人,少少有香港的岗位。36氪接触到的不少中国web3创业者,都于近期去香港注册了公司,但他们并不会思量将团队转移已往。
香港也许率不会容纳大量web3从业者,但其之于中国web3创业者的意义在于,给了真正在研究手艺、钻研产物的团队“合规正当”的身份。尤其是对于涉及NFT生意、代币相关产物的团队而言,今后告辞了web3创业者的“亡命”时代。
事实上,在香港web3大会的展会现场,中国观众挤满会场,中国创业团队开发的产物填满展台,但已经险些找不到面向内地(指不涉及代币)的web3产物。
互联网大厂高管们正在迅速做出选择:前腾讯区块链营业卖力人前不久投身公链生态;前腾讯微保CEO加入面向外洋生态的香港web3公司Animoca Brands担任首席商务官;蚂蚁团体副总裁、蚂蚁链卖力人蒋国飞在4月尾的一个媒体相同会上透露,未来同盟链会和公链有一定水平的融合——原本同盟链的“坚实拥趸”迈出了对接外洋公链的一步。
两个从杭州过来,专注海内web3场景的创业者,逛了一圈后叹息,照样面向外洋相对容易些,他们计划把野心撒向全球,“有用户、有资金的地方,才气活啊。”
李灿在香港待了一周,飞回了泰国,因股权份额的问题,投资没谈拢,但谈成了几个社区相助,也还算知足。“做外洋营业,照样待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里对照好,那里成本低。”他笑了笑,“但以后,公司可以是香港的。”
RootData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行业披露的融资金额为 23.17 亿美元,远低于2022年同期的124.8 亿美元,同比下降约 81%。即便云云,web3依旧是现在人们为数不多的,可以寄托理想的赛道之一。
香港的楼房细长、街道狭窄,行人在有限的空间里找出路。恰如香港给在web3领域创业的中国人撕开了一个狭窄的口子。中国web3行业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已浮出水面:内地团队,香港公司,外洋营业。
喧嚣之下,那些少数的、还怀揣着理想主义的创业者们,在香港搜集,再散向全球。
他们想在这个行业,再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