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地方政府造车幻觉:上海行,合肥行,我也行
*的上海,每个商圈都是一段历史。
作为全上海*一个四条地铁线交汇的商圈,世纪汇广场在2005年竞标时,吸引了新鸿基、华润、远古、嘉里等七家地产商,昔时年底,李超人的和记黄埔以46.5亿人民币将地块拿下,换算成楼面价,每平米“高达”12000元。
2016年10月,李超人又以200亿人民币作价将项目转手,减去建设投资,超人净赚100多亿,那时离世纪汇广场试营业尚有两年。
一个日均客流11万人次的顶流商圈,注定是各行各业龙头品牌的必争之地。*近一批抵达战场的是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齐聚世纪汇一层贴身肉搏。不外在蔚小理的夹缝中,尚有一家消费者没太听过的电动车公司——奇点汽车。
自2019年4月开业以来,奇点汽车的门店就没有卖出过一辆车,主要是由于这家公司还没有量产车卖,门店里放着的是纯展示用途的工程样车,CEO沈海寅早已淡出治理。
奇点汽车的背后是安徽铜陵。
2016年,奇点汽车获得了一笔6亿美元投资,其中大部门资金来自铜陵[13]。这笔钱将用来修建一个年产能20万辆的整车工厂,设计2018年建成投产。固然,地址也在铜陵。
铜陵因铜著名,铜产业产值一度占当地规上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二。虽然大宗商品近两年气焰如虹,但从地方经济的角度讲,随时都有被划为过剩产能的风险。
这类资源依赖型都会,地方政府也免不了郁闷自己成为下一个“武安市发改局马科长”。于是,腾笼换鸟产业升级就成了地方大员们朝思暮想的大事。
2016年,怀揣马科长焦虑的铜陵明确了产业转型的偏向——“将新能源汽车及要害零部件产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予以扶持[1]。”
在这样的靠山下,奇点落户铜陵。然而2年后,铜陵没有见证奇点汽车的量产,却等来了“奇点烧光70亿资金,发不出人为”的新闻。
2019年5月,安徽国资委进驻奇点汽车治理层,试图能手回春,但工厂*今遥遥无期,只有无车可卖的门店坚持运营,试图自证“我还能抢救一下”。
翻看造车新势力名单,会发现这种“地方政府 终端品牌”的组合触目皆是,好比南京&博郡、贵州&新特、赣州&绿驰。许多地方都面临土地财政难以为继、资源逐渐枯竭的现状,新能源车就是那根稻草。
造车新势力名单,不完全统计
但除了如上海-特斯拉,合肥-蔚来这样少数天作之合,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留下的多是不乐成的双向奔赴,映衬着一个又一个小城艰难转型的身影。
01
造车,屡败屡战
2019年7月,安徽国资委进驻奇点2个月后,江苏赛麟汽车斥资6000万在鸟巢搞了一场公布会。演出嘉宾包罗杰森·斯坦森和已身陷囹圄的某吴姓艺人,很容易让人忽略,公布会的主角着实是一款只卖几万块钱的“老头乐”。
一年后,赛麟被员工举报侵占国有资产,CEO王晓麟远遁美国,连下周回国的态度也懒得做。今年5月,赛麟*资产被挂上阿里拍卖平台。
赛麟背后的苦主是江苏如皋。
如皋隶属江苏南通,与上海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但有长江天堑坐镇,从上海蓬勃的汽车产业中分到的蛋糕十分有限,仅有零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但轰轰烈烈的新能源车热潮,让如皋看到了逆天改命的希望。
2010年最先,如皋先后引进陆地方舟、康迪、青年汽车等整车企业,但相继翻车。2016年,王晓麟携兼具“*手艺”与“全球声誉”的赛麟而来,如皋如获*宝,出资33亿元获得赛麟33.4%股权[2]。赛麟投资178亿的整车工厂,将为当地有史以来制造业*大单体投资项目。
显然,运气并没有看重这个扬子江北岸的长寿之乡。
掀开中国舆图,如皋这样为造车松手N搏的都会并不罕有。南京就先后引入了相继出局的拜腾与博郡,指望用煤矿换来车企落地的鄂尔多斯,则遭青年汽车、华泰汽车连坑两回。但大量的前车之鉴,依然没能阻止地方政府在新能源车上的一拥而上。
《财新》就曾报道,江西某地方政府在新能源车企投产仪式上云云亮相——在保障企业前行的蹊径上,“只有直道,没有弯道,只有绿灯,没有红灯,只有顺风,没有逆风” [3]。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新能源车简直是一个buff叠满的宝藏产业。
首先,整车企业能够孝顺惊人的利税。好比在特斯拉与上海签署的对赌协议中,就划定了2023年最先每年纳税需跨越22.3亿[4]。而越是总体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市,车企设厂生产带来的税收提升就越显著。
其次,车企产业链很长,整车企业能够动员产业链的群集。一家车企经常会涉及数千家各级供应商,而整车公司规模大、话语权高,对地市来说,这意味着把就业和产值都留在了当地。如皋就有这样的履历——一个汽车公司的岗位经常可以动员相关产业7个事情岗位[5]。
*后,新能源车是正宗的产业升级大偏向,而非落伍产能。而且,整车厂从建设到投产一样平常不跨越两年,重点通知项目甚*能压缩到一年以内(特斯拉上海工厂不到10个月)。一旦乐成投产,就是当地一张烫金的产业升级手刺。
以是,纵使翻车率*高,多个流产项目此起彼伏,但地方政府依然对造车如初恋般热切。究竟一旦豪赌乐成,效果好奏效快,既有了里子,也有了体面。
02
入局,地方风投
在中国的汽车产业生长中,地方政府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角色。
汽车产业一年缔造的经济增量跨越8万亿元(2020年),零售额占有每年社会总零售额10%;从微观来看,车企生长所涉资源甚多,且存在强地域性,地方政府一定介入协调。
1998年,祥瑞*台车激情下线时,由于缺乏资质,经销商不敢卖,直到浙江一位副省长前来视察,李书福才有了一次犯错的时机[6]。二十余年后,纵然是敢于在推特上取笑拜登的马斯克,在加入上海产Model 3的下线仪式时,也要先说一句“谢谢政府”。
今时差异昔日对的转变在于,地方政府在*地躬身入局。
燃油车时代,地方政府生长汽车产业的主流方式,是借助财税、土地等政策倾斜,将龙头品牌的成熟产线复刻*当地。这本质上是一种招商引资行为,承接的是其他区域成熟完善的产业链,功效立竿见影。但新能源车品牌往往刚起步,前途*不晴朗,地方政府要饰演类似vc的角色。
据《财经》统计,2020年海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共融资89起,披露资金1292亿元,其中泰半融资案例,都有地方政府靠山资金介入其中[7]。
这种模式的转换肇始于2009年,经济危急后,城投公司林立,地方获得了对部门企业举行直接投资的通道。2015年,津贴政策从支持商用车转向乘用车后,雨后春笋般泛起的新兴车企,承接了大量政府主导的投资。
这类投资不乏乐成案例,原本以轻工和旅游著名的湖州,在2016年把眼光瞄准了新能源车产业。虽然其整车企业投资尚未乐成,但一定水平上起到了“千金买马骨”的作用,近两年捷威、蜂巢等上游动力电池企业相继落户。
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车上游既不成熟也不集中,以是,就算没有产业基础,地方政府也能通过砸钱上牌桌,推动当地的产业转型。而且,有合肥这样的优等生作楷模,其他地方免不了跃跃欲试的感动。
合肥政府的代表作是2007年以80%的财政收入豪赌京东方,后者依附第六代lcd面板线一战成名。2016年,合肥又在长鑫身上投资数百亿,乐成攻克高难度的DRAM芯片。2020年,合肥坚定下注蔚来汽车,再度收获一个产业样板,博得“风投治市”的隽誉。
但问题是,无论是新能源车,照样面板、芯片制造等其他产业,能冲出重围的永远是少数,武汉弘芯暴雷之前一颗芯片都没造出来,青年汽车的“水氢永念头”把南阳政府骗的团团转。正所谓“风险投资”,不能由于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选择性忽视前两个字。
另一方面,搞投资就跟名校掐生源一样,头部的新兴车企,更愿意去产业基础好、人才厚实、财力雄厚的多数会。
合肥在引进京东方之前,已经有了长虹、海尔和荣事达的电视产线;引入蔚来时,当地的江淮汽车厂离蔚来总部还不到10公里。
以是,能够留给小都会的车企,往往都是被挑剩下的,而这类都会恰恰是产业基础薄,财政收入少,对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更迫切的。在这种情形下,靠城投公司对腰部甚*臀部新势力一把梭哈,乐成率可想而知。
由于津贴政策的存在,对新能源车企的投资还多了一个骗补风险的存在,对于财政纪律的要求,又是一道关卡。
截*2021年,中国拥有近200家新能源车企。这让对中国汽车行业的灵魂拷问进一步突出:在*度考究规模效益的汽车业,需要这么多车企吗?
03
跃进,过剩危急
河南三门峡有一家名叫河南速达的新能源车企,确立于2010年,跟蔚小理比是*的老资历。但直到2019年,其*量产车SA01才姗姗下线。很快,速达汽车拿到了当地首张网约车谋划允许证,速达纯电动轿车成为指定运营车辆[8]。
而在通俗消费市场,速达基本卖不出去,甚*没有4S店[9]。
由于制造业投资具有不能逆性,地方政府在投入后往往不容易,也不愿意退出[10]。但产业纪律决议,新能源车市场中,90%的初创公司注定是陪跑的。
在企业生长初期,政策的倾斜可以推动企业的增进,但在整个行业的饱和甚*出清阶段,地方也有动力通过行政方式延缓企业的退出。从商业层面思量,这着实是违反市场纪律的。也就是说,当产业名目逐渐清晰,最先整适时,地方的深度介入在一定水平上匹敌了市场的出清机制。
另一方面,虽然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还没到出清阶段,但已经有了过热的征象。
去年2月末,江苏省发改委公布了一则通知,提及2016-2020年,江苏省的整车产能行使率从78%一起下滑到了33.03%,比天下平均水平低了20%[11]。
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的专用产能已有569.5万辆,产能行使率为58.4%。而国际上对汽车行业产能行使率的评判尺度为,79%-83%为正常,79%即产能过剩。
2019年,发改委一度点名江西省的新能源汽车投资过热。2020年整年,江西的汽车产量仅45万辆,但仅赣州一地就签下6个整车项目,年计划产能跨越100万辆。
现实上,工信部在2012年7月即公布通知,要确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清退落伍产能。投资过热展现后,决议层也试图通过激励收购、吞并乃*代工模式以提高汽车产能行使率,防止重复建设,但效果并不显著。
对于以规模决生死的汽车而言,产业纪律注定了只有头部公司能够存活,大量新兴车企*终的孝顺只能是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烈度,燃烧自己,凸显头部。
去年9月,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量突破700万辆之时,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加入新闻公布会时示意,“各方面临生长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对新能源汽车生长有很大促进”。
但随后他话锋一转,示意海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数目太大,小而散的情形突出,建议资源“尽可能市场化集中,制止涣散”[12]。
这句话里,“市场化”也许是要害词。
04
尾声
中国产业史上,产业政策勾勒的神来一笔车载斗量。从政府扶持,到企业生长,再到主导权交予市场的历程,新能源汽车显然是其中之一。
但随着手艺密度提高,新兴产业的竞争逐渐提前,*的产业政策愈发迫近深图远虑的豪赌。中央层面的新能源车产业政策,看似大开大合,但详细步骤实则如履薄冰。
地方大员们纵有财政和就业的焦虑,但面临投资额伟大、竞争烈度更高的新能源车产业,一掷千金的时刻更应该慎之又慎。
面临转型压力,激情万丈破釜沉舟是好事,但在拿着纳税人的钱揽瓷器活之前,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谁人金刚钻?
参考资料
[1]“十三五”铜陵重点生长的产业和招商项目,铜陵市招商服务中央
[2] 江苏赛麟汽车“圈套”被捅破:烧了66亿元卖了31辆,中国新闻周刊
[3] 初创车企浙江居多 地方政府谁能挖潜未来明星,财新
[4] 特斯拉:2023年实现向上海每年纳税22.3亿元的目的,考察者网
[5] 江苏如皋投入几十亿,为何造车项目延续死了3个,中国新闻周刊
[6] 祥瑞汽车公司简介,央视网
[7] 新造车们的新融资时代:地方政府争相上马,融资近10年来*破千亿,财经
[8] 速达汽车:一家河南电动车企的出口之谜,南方周末
[9] 起底河南速达:一家没有4S店的“高调”车企,中国谋划报
[10] 置身事内,兰小欢
[11]江苏拉响汽车业投资警报:5年间产能行使率缩水一半 多个项目被点名,经济考察报
[12]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太多 激励企业吞并重组,*财经
[13]70亿不够花 奇点汽车获铜陵政府援手
[14] 地方政府的“科技招商”战,经济考察报
上一篇:90后殡葬师的日与夜
下一篇:张小泉,一刀拍出浙江资源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