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TIGIT启示录:难以撼动的PD-1,九死一生的创新

TIGIT赛道,生意金额已经跨越60亿美金。

GSK、BMS、默克、诺华、吉祥德等Big Pharma已经投入了巨额“赌注”,百济神州、君实、信达等海内头部Biotech在迎头遇上。

然而,近期罗氏“PD-L1 TIGIT”团结疗法的延续受挫,为这一赛道的制药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个快速蹿红的靶点正履历着亘古未有的挑战。

罗氏临床试验为何未能到达预期?TIGIT的翻盘时机又在哪?

01、Tiragolumab坠落,但一息尚存

TIGIT因与抗PD-L1疗法(例如Tecentriq)联用,能同时防止或逆转T细胞与NK细胞耗竭,成为了明星分子。一度被视为免疫疗法的未来,甚至有人将其称作“下一个PD-1”。

作为TIGIT赛道的领头羊,罗氏举行了PD-L1单抗Tecentriq与TIGIT单抗Tiragolumab联适用药的重度结构,现在已启动9项要害临床试验。Tiragolumab也被以为是TIGIT赛道中最有远景的产物,在Ⅱ期临床研究中显示优异。

不外,捧得越高,摔得越狠。

Tiragolumab Tecentriq这套团结疗法在治疗肺癌的两项临床试验中,希望颇为不顺。

2022年3月,团结疗法针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III期临床宣告失败,两个主要终点PFS(无希望生计期)和OS(总生计期)都未到达;5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III期临床的中期数据显示,未到达PFS主要终点。

这与此前二期临床的起劲效果形成极大反差。若是说针对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只是罗氏的试水,数据效果还没让人人抱有太大期望,那么鉴于Tecentriq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卓越效果,联适用药在这一顺应症上的失败,真正让TIGIT赛道的关注者们感受到了危急。

罗氏为何会失败?

问题有可能出在最基本的机理环节。专注抗体药的资深业内人士对动脉新医药指出,PD-(L)1的强效,可能掩饰了TIGIT的治疗效力。当两种疗法都想通过激活T细胞去杀伤肿瘤细胞,可能无法发生1 1>2的效果。“就似乎考试已经考了 99 分,现在说要再补习一下,看看可不能以考到 100 分,这个就很难了。”

过于起劲的动物实验效果,可能放大了人人对TIGIT的期待。一位曾经介入过TIGIT靶点研究的业内人士告诉动脉新医药,TIGIT在动物身上与在人身上的表达,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这会导致临床前数据与临床数据之间的差异。

此外,进入Ⅲ期临床,入组患者数目增添,也更具有代表性,大临床的难操作,导致临床前期乐成、后期失败的例子加倍常见。罗氏的失败,可能也有这方面的缘故原由。

那么,罗氏此次的三期临床试验,真的已经完全失败了吗?罗氏在新闻稿中提到,他们考察到了两个主要终点在数值上的差异,同时,OS数据还不成熟,也还未宣布。

“OS才是决议这个药物行或不行的最终尺度。若是说从OS 上确实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话,那它一样能行。”

虽然现在为止的效果欠佳,然则OS终点留下的可能性,让罗氏的“TIGIT肺癌梦”仍然一息尚存。

02、热潮下的危急

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的所有关于TIGIT的临床研究效果,险些都来自罗氏。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与失望之间,Tiragolumab这个“个例”连带着TIGIT这个赛道,坐了一场惊险刺激的过山车。

仅凭Tiragolumab一款产物的显示就给TIGIT靶点贴上“行”或“不行”的标签,难免显得有失偏颇。但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则以为,Tiragolumab的挫败中潜藏着普适性危急。

在谈话中,他显露了对于TIGIT的担忧。现在,全球获批的PD-(L)1产物已经太多,这导致各国的羁系部门对于新产物的审批将加倍严酷。任何一个新靶点或者联用组合的泛起,疗效要与现有PD-1产物举行对比。然则,“PD-1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就像暮年迈,想要发现一个和它一样的新靶点很难,其他靶点想要逾越也很难。”

若是与PD-(L)1的联用都无法与PD-1相抗衡,TIGIT的其他研发偏向生怕会加倍难走。

上述加入过TIGIT靶点研发的业内人士示意,罗氏此前披露的Ⅱ期临床数据,就已经显露出危险信号。

在Ⅱ期CITYSCAPE临床研究中,与仅接受Tecentriq治疗的患者组相比(16.2%),接受Tiragolumab Tecentriq团结疗法治疗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获得显著改善,到达31.3%。这一数据虽然看起来起劲,却也引发了一些质疑,“看到数据后的第一感受就是,Tecentriq的数据有点弱。在之前的IMpower110研究中,Tecentriq单药治疗的ORR能到达40%左右。那这次的16%到底是不是一个有时?以是那时我的态度就已经不那么乐观。”

这一数据让他想到了默克的PD-L1/TGF-β(M7824)双抗。曾经,这也是个被捧上神坛的“天选之子”,最终却在4次临床失利的境遇下草草收场。

在2018年ASCO大会上,默克公司曾经宣布过一组M7824的起劲临床数据,在使用1200mg剂量组的40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PD-L1阳性患者的ORR(客观缓解率)达40.7%,PD-L1高表达患者的ORR更是高达71.4%。

漂亮数据的背后,是入组尺度的严苛。默克不仅对PD-L1表达水平差其余患者举行严酷筛选,还选择了原本PD-(L)1疗效就相对出众的非小细胞肺癌。在一些人看来,默克的数据似乎也存在一种有时性,ORR的数据云云之高,可能是恰巧选到了合适的入组患者。

PD-(L)1 TIGIT与PD-L1/TGF-β在某种水平上的相似,难免让人对TIGIT的未来走向感应担忧。

03、翻清点何在?

今年,罗氏还将宣布Tecentriq Tiragolumab组合在治疗食管癌等其他顺应症上的临床数据,默沙东的Vibostolimab、GSK/ iTeos 的 EOS-448,以及诺华/百济神州的Ociperlimab的临床数据亦备受关注。从业内考察来看,众多药企想要在TIGIT上突破的难度越来越高,但仍有许多可能性。

单就罗氏的Tecentriq Tiragolumab组合来说,现阶段的失利还不能完全判断其在肺癌上无效。在后续的临床研究中,罗氏还将继续更新患者的OS数据。而正如我们前文所言,最终的输赢手在尚未完成的OS上。

在PD-(L)1历史上,PFS失利但OS有用的情形已有先例。默沙东的Keytruda在治疗PD-L1阳性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只看到了OS的改善,但在PFS和ORR上却没有类似改善。而这样的临床研究效果已经足以支持K药获批HNSCC顺应症。

在OS是金尺度的当下,若罗氏的OS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TIGIT的未来依旧可期。

即便Tiragolumab真的最终未能取得乐成,它事实也只是数十家切入TIGIT药物研发中的一家,另有更多与Tiragolumab类似或有差异化的产物可能在未来迈向乐成。

从药物设计机制上讲,TIGIT单抗的差异化显示在Fc功效上。以Tiragolumab为代表的部门抗体选择了保留TIGIT单抗的Fc功效;而以吉祥德/ Arcus Biosciences的Domvanalimab为代表的另一派则另辟蹊径,去除抗体Fc端功效,阻断免疫抑制,提高免疫活性;另外,另有些其他的抗体产物选择了强化抗体的Fc功效。抗体Fc功效的存在或缺失,是否会匹敌TIGIT抗体的临床疗效发生影响,仍有待考察,也为TIGIT的未来生长留下了更多的时机。

Tiragolumab只是TIGIT生长中的先行者,TIGIT未来的路另有很长。然则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在医药领域,一款创新药的研发是云云的艰难。在这个“失败才是主旋律”的行业里,吸收教训继续前行,若何从临床上让患者受益才是更要害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