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半导体估值,砍了:我愿意接受平轮

4月尾,一位半导体首创人找我们聊起了最近的遭遇。

刘海林,一家基带芯片创业公司首创人。已往三年,他率领的团队备受VC/PE机构青睐,险些保持一年完成一轮融资的节奏,投后估值更是每轮翻番。确立至今,公司死后集结了多家着名VC。

今年春节后,他像过往一样最先筹备新一轮融资,但市场情形出乎意料。“带着40亿的估值造访了一圈投资人,却都反馈要再等等。再加上疫情影响出差,难以造访更多新的投资机构。”这次他找过来,想探问海内一家头部VC的现状。

研发投入极端烧钱,融资进度不能再拖下去。刘海林已经在思量,这一轮愿意接受平轮,不涨估值。

这并非有时。北京某着名硬科技VC合资人王平透露,最近接触几个半导体项目或多或少最先降了估值。“去年人人不托关系都投不进去,效果现在好几位首创人自动找上门,说估值好商议。”

下调估值的一幕,终于在半导体上演了。

半导体罕有一幕:天价估值降了

首创人放低姿态

无VC不投半导体的画面,似乎就在昨天上演。

从2019年最先,中国半导体投资迎来了亘古未有的热闹情景——过亿元天使轮融资应接不暇,估值暴涨成为了屡见不鲜,一度连投消费的VC都转业看起了半导体。元禾璞华治理合资人陈大同去年曾向投资界叹息,“险些所有的VC都在看半导体。”

这样的一幕我们并不生疏。去年2月,GPU创业公司摩尔线程完成Pre-A轮融资,确立仅100天就跻身独角兽行列,创下了最快独角兽速率;到了11月,摩尔线程又完成了一笔20亿元A轮融资,估值跳到了20亿美元级别。

另有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地平线。投资界去年6月曾独家获悉,彼时地平线完成高达15亿美元大C轮融资。这一轮融资金额已经远远跨越大多数着名公司的IPO,估值也涨至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0亿元)。

“第一次听说竟然另有C7轮。”介入地平线大C轮融资的某合资人感伤。这一次融资争抢猛烈水平是创投圈历年罕有。正如某位投资人彼时叹息,“这一轮已经不是靠抢就能进,企业对投资方要求很高”。到了后面,纯金融资源很难进,“能投进去就赢了”。

殊不知,2021年全球天使轮估值最高的项目就是来自中国,一家自动驾驶芯片企业。已往两年,半导体估值暴涨征象成为了不少投资人铭肌镂骨的影象,“太贵了,下不去手”。

转折点是在2022年。随着VC/PE脱手放缓,半导体估值最先悄悄泛起松动。

黄伟,北京一家PE合资人,他感伤已往两年遇见的半导体项目,估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但连系营收利润来看,这账基本算不外来。“然则,今年首创人都找过来融资,自动示意可以在上一轮估值基础上加一点点,甚至平轮。”态度友好,少了之前的咄咄逼人。

最先感受到严寒信号的,往往是那些冲在第一线的创业者们。黄伟向投资界透露,最近几个月,不只一家被投企业的首创人找他相同估值订价,“企业之前跑得太猛,首创人态度强势,现在最先听得进投资人给出的建议了。”

这是以往不会泛起的一幕。

已往三年,不少半导体首创人以为估值喊得越高越好,并没有静下来认真思量融资节奏的可连续性。“现在转变很显著,一些创业者自动镇定下来,不那么纠结估值。”黄伟叹息,企业焦点竞争力永远是手艺创新,而不是估值,但这样质朴的原理在已往几年浮躁的环境下却显得违和,现在是时刻回归知识了。

所有人都在争抢融资窗口。北京一位资深FA透露,他们所服务的半导体项目中,已经敲定估值的都已经抓紧在3月之前完成了融资,阻止夜长梦多。

实在估值下调序幕才刚刚拉开。深圳一位半导体投资人坦言,相比新消费,半导体估值下调才刚刚最先,一些头部项目依然抢手,好项目估值并没有显著下降。

但随着种种因素叠加,未来几个月一定会有一批半导体创业公司降估值。“现在大部门半导体创业公司还没有造血功效,现在一级市场整体放缓,盲目坚持估值只会影响融资希望。”

中一签亏1.2万元

半导体破发潮传至一级市场

事实上,半导体估值回调在二级市场已经愈演愈烈。

数据显示,从2021年11月最先,海内A股半导体板块连续下挫,住手今年4月27日,板块指数跌幅已跨越30%。破发情形更是不容乐观。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进入2022年,已有14家半导体公司IPO,仅有拓荆科技与纳芯微上市首日没有破发,投资者们昔日的中签“吃肉”酿成了“割肉”。

其中,4月12日上市的唯捷创芯当日收盘跌幅更是跨越36%,创下首日跌幅之最。据悉,唯捷创芯此次IPO刊行价为66.6元/股,根据中一签500股盘算,中签股民中一签亏超12000元,“以前打新是中奖,现在打新是踩坑。”另有今年1月份上市的翱捷科技,由芯片宿将戴保家掌舵,即便头顶“基带芯片第一股”光环依然难逃破发。

究其缘故原由,二级市场对于尚属亏损的半导体公司加倍郑重,即便远景看好也未必给予过高估值。

以翱捷科技为例,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公司划分亏损约5.37亿元、5.84亿元、23.27亿元、3.72亿元,未能实现盈利。此外,翱捷科技现在在售产物仍以2G到4G产物为主,面临着诸多国际巨头的猛烈竞争。在这种情形下,IPO刊行接纳高订价,破发也就在所难免。

现在年“超募王”纳芯微,去年一度听说刊行市值高达500亿,但今年出于郑重思量,最后公司刊行市值200多亿,接纳了更为合理的订价战略。

王平是唯捷创芯背后的投资方之一,他对于半导体在二级市场的显示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准确地说,半导体估值在今年遭遇回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不外一些客观因素加速了这一征象到来。”

王平直言,在一级市场,许多数导体企业在Pre-IPO轮时估值往往以那时的营收水平、毛利率等指标来判断,现实上这已经到达了高点,甚至用天价来形容都不为过。而为了让介入较晚的投资方也有钱可赚,这些企业在上市时大部门会冒险地接纳高订价刊行的战略,缔造了一个个市值神话。

但现在,情形变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不傻,现在他们更关注企业产物的焦点壁垒,看的是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驻足,能否真正实现国产替换。一旦被发现竞争能力没那么强,二级市场不会再买账,企业自然也就逃不外破发。”而且,随着半导体行业日趋稳固,大多数芯片项目的PE倍数也会有所回落

估值系统变了,一级市场的投资战略也需要发生改变。以王平所在的投资机构为例,他们内部确立了一套完整的价值判断系统,重点挖掘半导体国产替换创新,更看重被投企业的预期发展空间,而不是跟风热门项目,追求所谓的快进快出。

二级市场情绪不高,创业者也看在眼里。刘海林并不掩饰,原本他确立的这家基带芯片公司在圈内小著名气,但随着“暮年迈”翱捷科技的破发,VC最先对同类型的创业公司打起了问号。

他有几位做芯片的同伙身处上海,疫情缘故原由导致供应链受到了影响,“他们现在都不敢保证BP上写着的营收目的能完成,若是后续想要融资,估值势必也要打折了。”

给创业者敲响警钟:

先拿钱再说,赶快多备粮草

拒绝理想,认清现实,这是一场席卷整个创投圈的隆冬。

这几天,一个段子在同伙圈撒播甚广:每当创投行业身处逆境,就会有张颖同志内部谈话流出,易凯王冉同志发文跟上,华兴包凡同志总结陈词,其他同志默默转发。偕行给他们取了一个组合名字:岁寒三友。

挖苦归挖苦,但投资人比创业者更早感知转变。不久前,清科研究中央宣布了一组看着揪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市场显著放缓节奏,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划分同比下降27.5%47.1%,换言之,今年投出的钱比去年同期少了近一半,堪称腰斩。

现真相形是,估值下调不只发生在半导体。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新消费,另有创新药、SAAS领域,这无疑给所有首创人敲响了警钟。

但依然有着火爆的赛道,好比新能源。此前在一家专注于硬科技行业FA事情的刘亚丽,服务过最多的项目即是半导体创业公司。最近她对投资界透露,已经跳槽至一家年头刚完整天使轮融资的储能公司。

新能源估值暴涨一如已往的半导体。以一家确立5年的固态电池企业为例,在确立初的前两年完成了几轮融资后,往后很长时间都没有融资官宣。直到2021年,VC/PE最先排队登门,包罗小米、华为在内的产业资源纷纷脱手,该公司仅一年时间估值就从20亿元喊到了150亿元。

一位不愿签字的VC坦言,许多新能源创业公司刚确立没多久,产物谈不上商业落地,但估值已经翻番的喊,“现在半导体的境况会不会在日后新能源上重演?知识告诉我,会的。”任何一个风口都市履历估值暴涨到回归理性的路径,无一破例。

正云云前国中资源施安平所说,“一个显著A轮的企业,却要了B轮甚至C轮的钱,提前把生命透支,后边没人敢接了。这对于一个爬坡阶段的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袭击,没有连续的融资,企业就没有现金流,就意味着殒命。”

“首创人要能屈能伸,该下调估值就武断脱手,先拿钱再说。”面临不确定性,多家投资机构老大已在内部紧要提醒被投企业。

投资界从多家头部机构获悉,他们从今年1月最先要求投后同事集中服务被投企业的融资事宜,劝说首创人能拿钱赶快拿,不要太在意估值,赶快多备粮草。

历史履历告诉我们,所有伟大的企业家都有一个配合的特质,就是危急意识稀奇强。包罗华为任正非,他天天思索的是失败而不是乐成,以是写《华为的冬天》,比尔·盖茨常说微软离停业只有18个月。

敬畏周期,剩者为王。回忆2008年金融危急,红杉资源给所有被投CEO发了一封著名的信,提到一句:“Cas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your mother”(现金比你妈妈更主要)。2018年秋天,同样是一个艰难时期,达晨财智执行合资人、总裁肖冰坦言2019年的目的是——活下去。

现在看来,依然应景。

*文中泛起的刘海林、黄伟、王平、刘亚丽皆为被访人假名。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