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市值3亿、账上现金17亿,Biotech「破净潮」来了

许多人喜欢低估值投资计谋,由于这看上去异常简朴。

更主要的是,这照样被股神证实过的投资方式。老巴爱上适口可乐之前,异常热衷捡烟蒂,买廉价货,这也曾缔造了他最高的年化收益。

但很显然,股神的作业不能简朴照抄。从已往的互联网,再到现在的生物科技领域,都告诉我们,烟蒂股不是那么好捡的。

海内生物科技行业刚刚起步,人人可能感想不深,但例子已经泛起。好比在美股上市的康乃德生物。

2021年11月份,康乃德焦点产物IL-4Rα抗体临床数据不佳,导致市值跌至2亿美金左右;而2021年底公司账上现金靠近3亿美金,妥妥的“烟蒂股”。

不外,若以账上现金来权衡生物科技公司是否被低估,显然照样太年轻。

5月4日,随着康乃德另一焦点产物S1PR调治剂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失败,股价当天暴跌57.72%,市值仅剩4517万美金。也就是说,公司账上现金足以买下5.7家康乃德。

现在的康乃德更像是一个烟蒂了,你要嘬上一口吗?

01、暴跌之后浮现的烟蒂股

所谓烟蒂股,也许就是肉眼可见的“廉价”。最简朴粗暴的考察维度,就是市值低于净现金。简朴来说,你从二级市场买入,然后把公司驱逐,就能大赚一笔。

在牛市时代,这样的廉价并欠好找;但在熊市里,廉价并不罕有。今年1月份,The Motley Fool统计,美股市值低于账上现金的上市生物科技公司,已经跨越100多家。

港股18A阵营中,也已经泛起这样的公司。停止5月5日收盘,共有6家18A公司市值低于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其中,最夸张的当属贝康医疗。现在,贝康医疗总市值10.12亿港币,折合8.6亿人民币;而2021年底,公司账上约莫有15.23亿人民币,约即是公司市值的2倍。

传统意义上,低估值的公司也许有两类,一类是低增进低估值,好比钢铁、煤炭、有色、航运等周期行业,大部门人博的是周期反转。

尚有一类是看上去,远景存疑的企业。显然,这些估值看上去偏低的生物科技公司,大部门基本属于后者。

例如,贝康医疗之以是不被市场认可,焦点照样产物问题。公司主打产物用于第三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的基因检测。

在辅助生殖手艺大受追捧的情形下,产物远景看起来不错。但现实上,为了制止该手艺被滥用,海内对第三代试管婴儿手艺管控极为严酷,市场规模也有限。

凭证贝康医疗招股书,2019年海内PGT(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应用于第三代试管婴儿手艺)服务市场规模为11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36亿元,2024年将达120亿元,2019年至2014年的年复合增进率达60.8%。

但从贝康医疗的营收显示来看,显然不及市场预期。2021年,公司营收1.07亿元,同比增进31.93%,较2019年增进91%。

虽然贝康医疗的产物在海内具有先发优势,但未来的远景,依然还需要考察。这也导致了市场的郑重。

上榜的嘉和生物,同样云云。其主打产物PD-1、HER2单抗以及英夫利昔单抗类似药,市场早已一片红海;然而,公司种种双抗研发产物均还处于早期,这使得市场加倍郑重。在这种情形下,公司不受二级市场待见,似乎也可以明晰。

究竟,对于尚未发生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严重依赖未来销售飙升的准许,吸引投资者。一旦这些“准许”看起来不能实现,或难度较大,也就泛起了这样的“烟蒂股”。

02、灵魂之问:何时可以反转?

捡烟蒂能缔造超额收益,很主要的一个缘故原由是,当公司陷入逆境的时刻,一旦有业绩反转的迹象,市值往往能在业绩增进与投资人预期的双向动员上获得较大的涨幅。

那么,对于这些看起来已经跌成烟蒂股的biotech来说,也会反转吗?谜底自然是可能的。只是难度可能不会太小。

对于部门已有产物上市的医疗器械公司来说,问题的焦点在于,招股书描绘的市场远景过于美妙,而真实的天下过于骨感。

产物的销售、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不是简朴的加减乘除,更需要连系现实国情、行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商业化模式能否跑通,需要在真实天下摸爬滚打之后才气知道。你可以说,现在欠好,不代表以后一定欠好,但必须告诉人人,未来好的逻辑是什么?

对于创新药公司来说,相对要“简朴”一些:那就是,首先要在研发端证实自己。

不外,越是看上去简朴的事情,通常难度并不会太低。新药研发的纪律,业内一直用三个“10”归纳综合:10亿美元研发投入、10年开发时间和10%的研发乐成率。

这组数字也时刻提醒我们,要对创新药研发心存敬畏。康乃德生物,也许已经是最好的例子。

参考美国的数据,或许加倍震撼。2000年以后,美国新确立的biotech公司有13000多家;停止2021年,69%的公司仍处于运营状态,其中只有310家公司有获批和商业化运作的产物。简朴盘算下来,20年的新药乐成率,不足3%。

固然,你也可以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研发跟不上,也可以引进,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一家药企的生长,不仅是研发,更需要临床能力、销售能力作为后援、支持。

虽然现在不少公司账上现金不少,但大部门产物管线都以me-too为主,又何谈在临床、销售方面有作为?钱可以买到未来,但也只是少数人能做到的。

耐久而言,市场很少犯错。究竟,市场介入者千万万,好公司人人基本都能看到,以是就有了股市里常看到的征象:好的公司未廉价,廉价的公司有问题。

对于一些生物科技公司来说,廉价未必是买入的理由。

03、谁能用时间换空间

再难题的事情,总会有人能够完成。在美股市场,历经十几年最终蜕变的biotech也是有的。再生元即是典型。

若是以再生元上市头四年的显示看,那么投资它简直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再生元研发的前三款产物,所有在临床阶段就以失败了却,公司遭遇了亘古未有的信托危急。

但2021年,再生元营收总额达160.72亿美元,总市值在美股市场也排得上号。但再生元能有今天,也有两大条件:一个是真的有实力;另一个则是有钱。

再生元在确立的第20个年头,才推出了第一款药物。这时代,则是靠不停的融资来输血续命。

但对于大部学生物科技公司来说,时间终究是“有限”的。由于,资源的耐心有限。

凭证丰硕创投整理,美国biotech退市麋集期在IPO2-3年,以及5-6年,前者对应IPO募资总额的存续期,尔后者代表再融资续命之后,再失败的企业。

对于那些未能到达准许里程碑的biotech,市场似乎最多再给多一次时机。

传统公司,纵然多年原地踏步,一旦捉住新时机依然有时机咸鱼翻身。缘故原由在于,即便不能快速生长,但依然能够缔造现金流,拥有试错成本。

但对于生物科技公司来说,显然不是。股价越低,意味着越危险,由于融资窗口正在徐徐关闭。而凭证摩根士丹利预计,2022年,美股约莫三分之一的生物手艺公司将需要融资。

显然,大部门biotech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好的一点是,这些手握“巨额”现金,市值跌破净现金的18A公司尚有时间。

好比,嘉和生物2021年谋划性现金流出6.24亿元,公司账上现金22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现金也许能烧4年;康乃德2021年谋划性现金流出5.45亿元,靠这架势也能维持3年时间。

接下来,就要看谁能用时间换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