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期货市场资讯 > 期货市场资讯

京东下沉有成效

京东又收获了一份“很稳”的财报。

北京时间3月11日晚间,京东(JD.US)宣布2020年度第四序度及整年财报,财报显示,京东在第四序度的净收入为2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进31.4%;Non-GAAP下的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进194%,两项指标均跨越市场预期。

2020年整年,京东实现营收7458亿元,同比增进29.3%;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16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进了57%。

更要害的是,京东的活跃用户数还在以不低的速率增进着。住手2020年12月31日,京东已往12个月的活跃购置用户数(比对数据可知,这个词和以前财报里的“活跃用户数”是一个意思)到达4.719亿,同比增进30.3%,也就是说,整年净增近1.1亿活跃用户。京东方面示意,跨越80%的新增活跃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

制图:虎嗅

焦点指标跨越市场预期、下沉市场有回报,受财报新闻影响,京东美股盘前一度涨超12%。

增收、增利,下沉市场“喜”

营收方面,京东2019年以来的营收增速趋于稳固。除受疫情影响严重的2020年第一季度外,营业总收入的增幅同稳固维持在28%~33%的区间中。

制图:虎嗅

对电商平台来说,用户数目的增进是营收增进的焦点动力。2020年是京东在用户增进方面显示最好的一年——净增1.1亿活跃用户,其中有跨越八成来自下沉市场。

这意味着京东在下沉市场的显示可圈可点。在2020年终,京东确立了京喜事业群,主攻陷沉市场,整合社交电商平台京喜、便利店营业京喜通(原京东新通路)和社区团购营业京喜拼拼。这样的整合,把早年京东旗下涉足下沉市场的营业都整合到了一起,提升组织协调能力。

在本份财报中,京东对自己线下门店的开拓情形形貌较少。但其下沉市场的发力,与渗透进低线都会、州里的京东家电实体店、京东母婴店、京东便利店等实体门店密不能分。在下沉市场这样价钱敏感度高、用户粘性相对不强的市场中,势必将发生排场更大的战争——2021年,可以期待一下拼多多、京喜和淘宝特价版的新战事。

京东的盈利能力在Q4有所改善。京东在2020年Q4的谋划利润到达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进11.3%;Non-GAAP下谋划利润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进72.86%。

京东的零售营业一直以来以3C、家电为支持品类,自营为主,因此毛利率较低、盈利空间较低。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提高毛利率,京东正在起劲改变自己的收入结构。

在Q4,净服务收入到达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进53.2%,在总营收中的比例达新高——占净收入的比例到达14.3%。在2020整年,净服务收入为9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进42.0%,占净收入比例为12.59%。

制图:虎嗅

从用度端来看,京东的履约用度率是对盈利影响较大的一个指标。京东的履约用度主要由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和支付用度组成,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开放,京东铺垫多年的物流能力行使与员工人效逐渐提升,履约用度率也在逐步下降。京东Q4的履约用度到达148亿元人民币,履约用度率到达6.6%,同比增进0.2%,环比下降0.1%。

值得注重的是,京东周转效率进一步提升了。2020年第四序度,京东团体的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至33.3天。

另有一点异常有意思——抛开谋划不谈,在非谋划收入中,Q4源自公然市场投资股价上涨的收入就到达205亿元人民币(京东康健在本季度上市),相比去年同期的42亿元,翻了近5倍。

“三驾马车”的调整,以及新的马车?

2020年,同样是京东在组织架构上扩张、改造的一年。

财报显示,京东系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在2020年净增了10万名员工,停止2020年12月31日,员工数已达31万人(除兼职员工与实习生)。

在新年外交,京东对团体架构、高管职员都举行了大幅度调整。


  • 2020年12月21日,原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被任命为京东数字科技副董事长及京东团体幕僚长,京东团体首席合规官李娅云被任命为新的京东数字科技CEO;

  • 12月30日,京东物流原CEO王振辉因小我私人缘故原由辞去京东物流首席执行官一职,由前首席人力资源官余睿接任;

  • 12月30日,京东宣布拟将旗下云与AI营业整合到京东数科;

  • 2021年1月11日,京东宣布将云与AI营业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确立京东科技子团体,原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将出任京东科技子团体CEO。


  • 在新一轮金融羁系的影响下,京东选择了认真合规治理的高管率领京东科技,同时弱化“金融”、整合“科技”营业。3月初,网易财经报道称原京东数科有可能撤回科创板上市设计,京东方面临此的回应是“不予置评”。

    不外,京东还在起劲挖掘自己供应链条上的潜力营业。3月11日,京东团体旗下子团体、基础设施资产治理服务商京东产发宣布,完成高瓴资源与华平投资联席领投的A轮融资,融资总额约为7亿美元。生意完成后,京东团体仍是京东产发的控股股东。

    这样的动作有迹可循:京东康健在2020年底完成上市,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3500亿港元;京东物流于今年2月16日递交招股书,有望成为港股市场上又一只数千亿市值的大型新股;京东数科(京东科技)的上市可能有转变,但京东总体的基调是——一直在团体的基础上不停拆分出新的营业举行自力融资、推上资源市场。

    过往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零售、物流、数科)已经悄然发生转变,京东还在为自己寻觅新的马车。